[发明专利]一种振动压入式传力杆安装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63639.4 | 申请日: | 202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647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陈鹏;肖小进;李壮壮;胡解平;李文兵;王艳;沈攀登;李再彪;刘玺坤;胡津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市市政道路排水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23/04 | 分类号: | E01C23/04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周舒蒙 |
地址: | 430056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振动 压入式传力杆 安装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振动压入式传力杆安装装置,包括托架、振动机和压送方管;所述振动机安装在托架上部;所述压送方管有多根且竖直间隔布置在托架的下部,压送方管的上端与托架的底部连接固定,压送方管的下端开设有卡槽,卡槽与传力杆相适配,传力杆的一端插入卡槽内;所述卡槽侧部安装有弹簧扣,弹簧扣的内端伸入卡槽内。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利用振动机上下振动原理,通过托架作为传力杆递送和固定媒介,采用人工辅助的方式将传力杆快速精准的安装至设计部位,在不影响混凝土连续浇筑的条件下提高了传力杆安装效率,施工便捷,而且又能控制传力杆的安装精度,保证了工程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市政施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振动压入式传力杆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在市政工程的水泥混凝土连续浇筑过程中需安装传力杆。传统方法采用支架固定传力杆的方式安装传力杆,传力杆长度的一半应穿过胀缝板和固定挡板,并应采用钢筋支架固定就位;浇筑时检查传力杆位置,然后在胀缝两侧分层摊铺混凝土至板面,振捣密实后,抽出固定挡板,最后对空隙部分再填补混凝土。由于支架固定传力杆安装施工时,混凝土浇筑至传力杆处需减速在固定挡板两侧对称分层浇筑稳固传力杆,大大降低了混凝土连续浇筑的功效,且在混凝土振捣时容易对固定支架上的传力杆造成扰动,造成传力杆移位偏差,影响传力杆安装质量,同时制作数量较多的固定挡板需消耗大量的成本。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连续浇筑、安装精度高的振动压入式传力杆安装装置。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振动压入式传力杆安装装置,包括托架、振动机和压送方管;所述振动机安装在托架上部;所述压送方管有多根且竖直间隔布置在托架的下部,压送方管的上端与托架的底部连接固定,压送方管的下端开设有卡槽,卡槽与传力杆相适配,传力杆的一端插入卡槽内。
按上述方案,所述卡槽为U型槽。
按上述方案,所述卡槽侧部安装有弹簧扣,弹簧扣的内端伸入卡槽内,压紧传力杆的外壁。
按上述方案,所述托架为矩形框架结构,由两根横杆和两根纵杆围合而成;在两根纵杆之间均匀间隔安装有若干与横杆平行的加强杆;所述振动机通过固定螺栓安装在两根加强杆上。
按上述方案,所述托架的前端和后端均分别设有把手,把手通过传力臂与托架相连。
按上述方案,所述把手水平设置,长度为10~12cm;所述把手离地高度为75~76.5cm。
按上述方案,所述传力臂长度为68~72cm;传力臂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50~60°。
按上述方案,托架的横杆、纵杆和加强杆均采用方钢制作。
按上述方案,所述把手和传力臂均采用圆钢制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将振动机、托架、压送方管等结构组合设计,利用振动机上下振动原理,通过托架作为传力杆递送和固定媒介,采用人工辅助的方式将传力杆快速精准的安装至设计部位,代替了传统的一次性消耗的固定挡板,在不影响混凝土连续浇筑的条件下提高了传力杆安装效率,施工便捷,而且又能控制传力杆的安装精度,保证了工程质量,并且节省了大量的成本费用。通过设计压送方管的长度来控制传力杆压入深度,通过U型卡槽对传力杆进行定位,通过弹簧扣将传力杆固定在U型槽内,同时采用传力杆后埋式安装,避免了混凝土振捣对传力杆的扰动,确保传力杆安装精准。采用振动机与传力杆安装托架,随时可以安装传力杆,无需制作固定挡,实现了胀缩缝处混凝土连续浇筑,不需要在传力杆安装处做任何停顿减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卡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弹簧扣的位置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市市政道路排水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市市政道路排水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636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