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节能的铜火法精炼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658817.4 | 申请日: | 2021-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509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 发明(设计)人: | 毛铁;陈正球;何续强;谢培有;张杜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诺(衡阳)产业园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B9/05 | 分类号: | C22B9/05;C22B15/02;B01D53/86;B01D53/50;B01D46/02;B01D46/04;B01D53/56 |
| 代理公司: | 长沙鑫泽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47 | 代理人: | 李翠梅 |
| 地址: | 4212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节能 火法 精炼 工艺 | ||
1.一种高效节能的铜火法精炼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熔融过程
将粗铜从竖炉顶部的加料口内投入,开启烧嘴加热,以使铜熔融,得到铜液;
S2、氧化过程
将步骤S1中的铜液送入回转式精炼炉中,向回转式精炼炉中鼓入压缩空气,以使硫与其中的氧反应产生二氧化硫并通过回转式精炼炉的烟气出口向外排出,其他的杂质元素与氧反应生成氧化精炼渣,排出氧化精炼渣;
S3、还原过程
向除去氧化精炼渣后的铜液中通入掺杂有氮的天然气,氮与氧反应生产氮氧化物气体,除去铜液中多余的氧;
S4、浇铸过程
将还原后的铜液送至铸模区缓冷后返回铜矿吹炼系统,最后在圆盘浇铸机的铜模内浇铸,得到阳极板;
其中,所述回转式精炼炉烟气出口连接有烟气处理装置,所述烟气处理装置包括依次管道连接的SCR脱硝反应器(1)、换热器(2)、布袋除尘器(3)、脱硫塔(4)、风机(5)和烟囱(6),所述SCR脱硝反应器(1)进气口与所述烟气出口管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的铜火法精炼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布袋除尘器(3)包括罐体(301)、卸灰斗(302)、卸灰阀(304)、进风接管(305)、清灰机构、底板(307)、布袋(311)、支撑板(312)和出风接管(314);
所述卸灰斗(302)位于所述罐体(301)底部,所述卸灰斗(302)底部设置有排渣口,所述卸灰阀(304)安装在所述卸灰斗(302)的所述排渣口处,所述进风接管(305)连接在所述卸灰斗(302)侧部,所述出风接管(314)连接在所述罐体(301)上部一侧;
所述底板(307)、布袋(311)、支撑板(312)均位于所述罐体(301)内,所述支撑板(312)固定在所述罐体(301)内壁上,所述底板(307)位于所述支撑板(312)下方且与所述罐体(301)内壁上下滑动配合,所述布袋(311)下端穿过所述底板(307)且与所述卸灰斗(302)连通设置,所述布袋(311)下端固定在所述底板(307)上,上端固定在所述支撑板(312)底部,所述支撑板(312)上开设有出气孔(313),所述出风接管(314)与所述罐体(301)连接处位于所述支撑板(312)上方;
所述清灰机构用于带动所述底板(307)、布袋(311)上下振动,以将粘附在所述布袋(311)内壁的粉尘抖落到所述卸灰斗(30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的铜火法精炼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灰机构包括电机(3061)、转轴(3062)、凸轮(3063)和连接杆(3064);
所述电机(3061)安装在所述罐体(301)外部一侧,所述转轴(3062)位于所述罐体(301)内且一端穿过所述罐体(301)并与所述电机(3061)输出轴连接,另一端插设在所述罐体(301)内壁上,所述凸轮(3063)固定在所述转轴(3062)上,所述连接杆(3064)上端固定在所述底板(307)底部,下端与所述凸轮(3063)周向面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的铜火法精炼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07)与所述支撑板(312)之间设置有弹簧(308)和凸台(310),所述凸台(310)固定在所述罐体(301)内壁上,所述弹簧(308)上端固定在所述凸台(310)上,下端固定在所述底板(307)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的铜火法精炼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301)侧壁设置有滑槽(309),所述底板(307)上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插在所述滑槽(309)内且与所述滑槽(309)上下滑动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的铜火法精炼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布袋除尘器(3)还包括反吹总管(315),所述反吹总管(315)一端与外界供气系统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罐体(301)侧壁且延伸在所述罐体(301)内,所述反吹总管(315)上连接有风管(316),所述风管(316)一端与所述反吹总管(315)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支撑板(312)且与所述布袋(311)连通,所述风管(316)上安装有控制阀门(31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诺(衡阳)产业园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高诺(衡阳)产业园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5881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网络话机诊断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课堂数据处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