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LSTM的信道状态预测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56547.3 | 申请日: | 202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628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潘睿;曾令昕;刘亿亮;黄辉;刘湘蒲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两江卫星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7/373 | 分类号: | H04B17/373;H04B17/391;G06N3/04;G06N3/08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张杨 |
地址: | 40112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lstm 信道 状态 预测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LSTM的信道状态预测方法及系统,通过获取多轮历史信道状态数据作为LSTM预测器的输入;根据所述多轮历史信道状态数据获取训练集,在所述LSTM预测器中,利用所述训练集对训练模型进行多次训练,得到预测模型;在所述LSTM预测器中,利用所述多轮历史信道状态数据和所述预测模型获取当前SNR值,将所述当前SNR值作为信道状态预测结果输出。本发明用于准确拟合多维信道状态信息与信道SNR值之间非线性的映射关系,实现不实时依赖于卫星终端处的信道估计值,从而不严格受制于ACM环路时延,可缓解DVB‑S2中ACM环路时延对卫星通信系统自适应性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道状态预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LSTM的信道状态预测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为提高系统的频谱利用率,DVB-S2标准支持自适应编码调制技术(ACM)。ACM网关参考回传信道传输的实测信道状态信息,针对每个数据帧,动态调整编码码率与调制方式。
卫星信道的变化情况和ACM环路时延是ACM技术的主要挑战。在卫星通信系统中,环路传输时延和数据处理时延均超过500ms,若考虑严重雨衰和阴影效应,卫星信道将在极端时间内产生严重衰落。此时,环路时延会造成信道状态信息的错位问题,从而选择的编码调制方式与该时刻的信道状态不匹配,引起传输局差错,吞吐量降低,会严重影响卫星通信系统跟踪信道变化的能力。
针对上述问题,若在ACM网关处对信噪比(SNR)值进行预测,不实时依赖于卫星终端处的信道估计值,则可消除环路时延对卫星通信系统自适应性能的影响。现有技术方案使用最小均方算法(LMS)来实现在ACM网关处对SNR值进行预测。该技术方案由前t个时刻的SNR值预测t+1时刻的SNR值,通过多次迭代得到权向量值。然而,在此技术方案中,信道SNR值是调制编码方式的唯一判决条件,而卫星信道容量不仅仅受到信道SNR值的影响,还受到空间传播距离损耗、阴影衰落等因素的影响。对此,业内使用多维的信道状态信息(CSI)对SNR值进行预测,将各种影响因素对信道容量的影响考虑在内,使得调制编码方式的选择将更适配与信道状态,从而提升信道容量。但是,多维的CSI数据与SNR值之间存在非线性映射关系,目前还没有确切的模型来表征,使用传统的数值方法不能准确拟合出多维的CSI数据与SNR值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不能在ACM网关处准确地预测出信噪比值,影响ACM环路时延对卫星通信系统的自适应性能。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申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不能在ACM网关处准确地预测出信噪比值。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LSTM的信道状态预测方法,使用深度学习方法对信道状态进行预测,拟合多维信道状态信息与信道SNR值之间非线性的映射关系,实现在ACM网关处准确地预测出SNR值,提升ACM环路时延对卫通信系统的自适应性能,进一步提升系统吞吐量。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LSTM的信道状态预测方法,在引入LSTM预测器的ACM链路中执行以下步骤:
获取多轮历史信道状态数据作为LSTM预测器的输入,所述历史信道状态数据包括:SNR值、传输时延、天气和环境状态值;
根据所述多轮历史信道状态数据获取训练集,在所述LSTM预测器中,利用所述训练集对训练模型进行多次训练,得到预测模型;
在所述LSTM预测器中,利用所述多轮历史信道状态数据和所述预测模型获取当前SNR值,将所述当前SNR值作为信道状态预测结果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两江卫星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两江卫星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565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