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黑色水性全遮光电磁波屏蔽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656312.4 | 申请日: | 2021-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693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 发明(设计)人: | 田耕;王善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千顺工业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D1/00 | 分类号: | C09D1/00;C09D175/16;C09D133/00;C09D7/65 |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蒋欢妹;黄培智 |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黑色 水性 遮光 电磁波 屏蔽 涂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黑色水性全遮光电磁波屏蔽涂料,涂敷在导电基材,按总质量百分含量为100%计,包括以下组分:聚氨酯‑丙烯酸共聚物1~20%、丙烯酸乳液1~20%、纳米黑色浆15~35%、聚四氟乙烯蜡分散体5~10%、润湿分散剂1~1.5%、流平剂0.1~1%、成膜助剂5~10%、增稠剂0.5~1%,余量为水,该涂料具有透光率低、抗回粘性好、电磁波屏蔽性能强等优点,应用于各种电磁兼容环境,如通信、IT、电力、医疗、电子、军工、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中,防止电磁信息泄漏,防止电磁辐射污染;有效保障仪器设备正常工作,保障机密信息的安全,保障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解决了现有技术涂料透光率高、屏蔽效能不好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屏蔽涂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黑色水性全遮光电磁波屏蔽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电磁波屏蔽涂料在国内起步较晚,品种较为单一,而且目前的产品多用于工程塑料、木材、玻璃钢等非金属材料上。用于导电基材的高屏蔽性能涂料目前还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和应用。由于导电基材密度低,缝隙大,目前市面上比较多用的软包装油墨加导电粉的屏蔽涂料很难完全填充导电基材,导致透光率较高,从而严重影响了基材的屏蔽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黑色水性全遮光电磁波屏蔽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涂料具有透光率低、抗回粘性好、电磁波屏蔽性能强等优点,应用于各种电磁兼容环境,如通信、IT、电力、医疗、电子、军工、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中,防止电磁信息泄漏,防止电磁辐射污染;有效保障仪器设备正常工作,保障机密信息的安全,保障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解决了现有技术涂料透光率高、屏蔽效能不好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黑色水性全遮光电磁波屏蔽涂料,涂敷在导电基材,按总质量百分含量为100%计,包括以下组分:聚氨酯-丙烯酸共聚物1~20%、丙烯酸乳液1~20%、纳米黑色浆15~35%、聚四氟乙烯蜡分散体(PTFE蜡分散体)5~10%、润湿分散剂1~1.5%、流平剂0.1~1%、成膜助剂5~10%、增稠剂0.5~1%,余量为水。
优选地,按总质量百分含量为100%计,所述涂料包括以下组分:聚氨酯-丙烯酸共聚物5~15%、丙烯酸乳液10%、纳米黑色浆25~35%、聚四氟乙烯蜡分散体(PTFE蜡分散体)5%~10%、润湿分散剂1.5%、流平剂0.2~0.5%、成膜助剂5~7%、增稠剂1%、余量为水。
在一个实施例中,按总质量百分含量为100%计,所述涂料包括以下组分:聚氨酯-丙烯酸共聚物10%、丙烯酸乳液10%、纳米黑色浆25%、聚四氟乙烯蜡分散体5%、润湿分散剂1.5%、流平剂0.5%、成膜助剂7%、增稠剂1%、水40%。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按总质量百分含量为100计,所述涂料包括以下组分:聚氨酯-丙烯酸共聚物5%、丙烯酸乳液20%、纳米黑色浆30%、聚四氟乙烯蜡分散体10%、润湿分散剂1.5%、流平剂0.3%、成膜助剂5%、增稠剂1%、水27.2%。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按总质量百分含量为100计,所述涂料包括以下组分:聚氨酯-丙烯酸共聚物10%、丙烯酸乳液10%、纳米黑色浆35%、聚四氟乙烯蜡分散体5%、润湿分散剂1.5%、增稠剂1%、流平剂0.2%、成膜助剂7%、水30.3%。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按总质量百分含量为100%计,所述涂料包括以下组分:聚氨酯-丙烯酸共聚物15%、丙烯酸乳液10%、纳米黑色浆35%、聚四氟乙烯蜡分散体5%、润湿分散剂1.5%、流平剂0.2%,成膜助剂5%、增稠剂1%、水27.3%。
所述聚氨酯-丙烯酸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以总质量百分含量为100%计,将40~70%的多异氰酸酯、30~60%的有机溶剂和0.1~1%的催化剂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均匀后升温至60~80℃,向其中加入羧基改性聚己内酯二元醇至NCO/OH的当量在110:3~110:30之间时停止加入,反应4~8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千顺工业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千顺工业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563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