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在微波激励源的可调节波形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655553.7 | 申请日: | 2021-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736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 发明(设计)人: | 曾浩;冯鲲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H01J23/34 | 分类号: | H01J23/34;H01J9/44 |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董和煦 |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 微波 激励 调节 波形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微波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在微波激励源的可调节波形装置。本发明中,微波锁相源、微波衰减器、前级放大器、后级放大器依次连接,线性电源为微波锁相源、微波衰减器、前级放大器、后级放大器提供电源,监测模块检测微波输出功率并将检测数据传输给远程通信模块,远程通信模块将数据传输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对微波功率大小、微波波形进行控制。本发明可以使得激励源具有更精确的波形控制响应能力,使得LHCD系统投入实验的起始时间和脉冲宽度得以更精确的控制,同时避免现有微波激励源在系统调试阶段容易使得速调管发生打火的现象得以改善,使系统的安全性防护得以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波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在微波激励源的可调节波形装置。
背景技术
在LHCD系统中,高能量输出的速调管是真空放大管,需要前级系统即微波激励源进行驱动。在低混杂波电流驱动中对速调管的输出控制和保护也是重要的环节。
微波激励源采用固态微波技术,可以产生频率为3.7GHz的高功率微波信号,这样的微波信号用于对速调管推动。在现有的微波激励源中,普遍采用连续波式和脉冲式工作原理,其中脉冲式微波激励源直接输出矩形包络波形,这样的包络波形在系统工作时具有较好的同步性,但在系统调试阶段尤其是速调管老炼阶段,过于快速的能量提升过程可能造成速调管发生打火,对速调管带来严重的损伤。
另外,在LHCD系统工作中,一旦出现耦合不好或者波导内真空条件不理想的时候,这些子路的反射比较大,甚至出现打火现象,这时候为了调节整个系统的工作,激励源需要以极快的速度关闭信号输出,这一点对系统的安全性防护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激励源输出波形不可控,无法为速调管老炼提供高可靠激励信号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在微波激励源的可调节波形装置,可以使得激励源具有更精确的波形控制响应能力,使得LHCD系统投入实验的起始时间和脉冲宽度得以更精确的控制,同时避免现有微波激励源在系统调试阶段容易使得速调管发生打火的现象得以改善,使系统的安全性防护得以提升。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在微波激励源的可调节波形装置,包括微波锁相源、微波衰减器、前级放大器、后级放大器、线性电源、控制模块、监测模块、远程通信模块,微波锁相源、微波衰减器、前级放大器、后级放大器依次连接,线性电源为微波锁相源、微波衰减器、前级放大器、后级放大器提供电源,监测模块检测微波输出功率并将检测数据传输给远程通信模块,远程通信模块将数据传输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对微波功率大小、微波波形进行控制。
所述微波衰减器包括驱动电路和开关芯片,将控制信号转化为射频幅度参量。
所述驱动电路对信号电平进行转换,选定需要的电平,对开关芯片进行驱动。
还包括波形产生器,所述波形产生器包括主控制器、显示单元、键盘扫描板、频综单元、梯形波产生处理器、D/A处理、网口通信,主控制器同时和显示单元、键盘扫描板、频综单元、梯形波产生处理器、D/A处理、网口通信连接。
所述显示单元:显示频综单元、梯形波产生处理器、D/A处理三个模块的设置参数,包括微波频率、微波功率、微波波形前后沿和功放编号。
所述键盘扫描板:读取主控制器的控制设置参数。
所述频综单元:向频率源发送频率设置信号,并在断电后保存上一次数据。频率设置的同时将地址码对应的频率数值发送到显示单元,有效位保存至kHz。
所述梯形波产生处理器:产生梯形脉冲信号,在没有接收到触发信号状态,脉冲信号应保持高电平,在刚开机的状态,优先确保此脉冲信号为高电平,防止后级烧毁,开机时控制模块处理器将微波衰减器完全关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未经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555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