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物理层网络编码感知路由的二次编码设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55389.X | 申请日: | 202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485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包建荣;吴诚;刘超;曾嵘;翁格奇;姜斌;邱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H04L45/00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黎双华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物理层 网络 编码 感知 路由 二次编码 设计 方法 | ||
1.一种物理层网络编码感知路由的二次编码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方法或者步骤完成:
步骤1.1,执行抗多流干扰步骤:按以下子步骤完成:
步骤1.1.1,判断节点和目的节点间的相对空间距离l是否小于该节点传播信息的最大传播距离d;若是,则无需添加中继节点,反之,则在该节点和目的节点间添加新的中继节点进行接收,并转到下一个步骤1.2;
其中,l是节点和目的节点间的距离,是实数,d是节点传播信息的最大传播距离,是实数;
步骤1.2,按照源节点编码步骤,执行计算:将源节点S1、S2的信息P1,P2使用背景技术中的LDPC编码方法,将编码信息通过背景技术所述的BPSK调制后,然后通过发射天线,将其在自由空间广播到所有中间节点C、目的节点D3和目的节点D4,按以下子步骤完成:
步骤1.2.1,将源节点S1、S2的信息P1,P2使用背景技术中的LDPC编码方法编码如下:
x1=P1*G1 (2)
x2=P2*G2 (3)
其中:x1,x2分别是1×2n的矩阵,n=1,2,3,…;P1、P2是源节点S1、S2的初始信号,P1、P2是1×n的矩阵,n=1,2,3,…;G1、G2为LDPC-1,LDPC-2的生成矩阵,G1、G2是n×2n的矩阵,n=1,2,3,…,G1、G2是由不同生成多项式生成的矩阵;
步骤1.2.2,将步骤1.2.1编码后的信息x1、x2通过背景技术中的BPSK调制后,通过天线发送到自由空间如下:
其中,y1,c,y2,c,y1,3,y2,4分别是源节点S1发送到中间节点C的信息、源节点S2发送到中间节点C的信息、源节点S1被目的节点D3接收到的信息、源节点S2被节点D4接收到的信息,是1×2n的矩阵,n=1,2,3,…;p1,p2分别是源节点S1、源节点S2的发送功率,是实数;n1c,n2c,n13,n24分别是源节点S1-中间节点C、源节点S2-中间节点C、源节点S1-目的节点D3、源节点S2-目的节点D4的服从均值为0,方差为N0的复高斯随机分布的高斯信道白噪声(AWGN),是1×2n的矩阵,n=1,2,3,…;h1c、h2c、h13、h24分别是源节点S1-中间节点C、源节点S2-中间节点C、源节点S1-目的节点D3、源节点S2-目的节点D4的信道系数,是实数;
步骤1.3,将步骤1.2所得的源节点编码信息作为输入参数,按照中间节点编译码方法,执行计算:源节点S1、S2编码后的信息并解码,中间节点C解码后的信息采用网络编码,编成中间节点信息并使用背景技术中的LDPC编码方法,将编码信息通过背景技术所述的BPSK调制后,然后通过发射天线,将其在自由空间广播到目的节点D3和目的节点D4;
步骤1.4,将步骤1.3通过中间节点编译码所得编码信息作为输入,按照目的节点译码方法,执行计算:目的节点D3(D4)将接收到的源节点信息S1(S2)译码;再将中间节点C发送的信息译码,最后,将译码得到的信息异或处理,得到最后的目标信息;
步骤1.5,按照性能指标设计方法,执行计算:在物理层通过系统误码率定义编码感知路由的预期传输次数,得到的物理层预期传输次数,即为本方法最后的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5538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钓鱼行为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量子计算机的电源滤波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