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潮间带藤壶采样工具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654411.9 | 申请日: | 202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632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1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04 | 分类号: | G01N1/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汪利胜 |
地址: | 316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潮间带藤壶 采样 工具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潮间带藤壶采样工具及方法,属于实验采样工具领域,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下部安装有用于将支架固定在石块上的支脚,所述支架上设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内安装有可以在环形槽内转动的活动环,所述活动环上周向安装有穿孔组件和注液组件;所述穿孔组件可以在藤壶上穿透出一个小孔,而通过小孔可以将溶解液注入藤壶胶层与石块之间,注入的溶解液可以逐渐溶解藤壶底部的石块,直到藤壶与石块完全分离,从而实现藤壶完整采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铲子取下石块上附着的藤壶,过程中会破坏藤壶的结构,无法满足实验完整采样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验采样工具,尤其是涉及一种潮间带藤壶采样工具。
背景技术
藤壶的幼虫无节幼体,经2-3周的发育,成为腺介幼体,腺介幼体在合适的附着物上吸附、固定。固定前腺介幼体用触角附着接触面,这种附着容易移动。故称为暂时粘附;此时若附着物表面适合附着。腺介幼体则会由暂时粘接转变为永久性粘接。固着后的腺介幼体发生变态成为藤壶成体,藤壶成体在附着基表面分泌出藤壶胶,使附着更加牢固。藤壶胶分泌初始为液态,通过自组装和交联,最后凝聚成耦合底板和基底材料的胶质层,期间经历了复杂而有序的过程。这种胶体与附着物基材表面发生粘接的聚合过程使该胶体具有较大的内聚强度和抗生物降解性。
根据研究,不同海域,不同种类的藤壶,其藤壶胶层结构以及形成藤壶胶的腺体结构也有所不同,为了具体研究藤壶胶结构的影响因素,需要对藤壶进行采样。
而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铲子来取下附着在潮间带石块上的藤壶,由于藤壶胶与石块的连接强度甚至大于藤壶外壳的结构强度,因此用铲子只会破坏藤壶外壳,很难将藤壶连带藤壶胶层一起取下,需要一种特殊的采样工具和采样方法。
例如,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海边礁石上藤壶贝类稳定自动采集车”,其公告号为CN112640860A,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内设有开口向下的工作腔,所述工作腔上侧设有链条腔,所述工作腔上壁相连通的设有螺杆槽,所述螺杆槽连通所述链条腔,所述链条腔左侧上壁内固设有电机,本发明用于自动在礁石上采集藤壶贝类,通过行进的小车行驶至藤壶贝类上方,使用弧形铲板将藤壶贝类铲下并捞起后倒入收集腔内做收集,并且当礁石地势过险以及风浪过大时,通过卡板卡入礁石地面的缝隙中以固定小车,以增强采集时的稳定,代替人工进行藤壶贝类采集的危险操作,确保了安全性,并且快捷高效;然而,该专利的不足之处在于,通过铲板铲下石块上的藤壶,会破坏藤壶的结构,只能用于以取肉为目的的场景,无法满足实验采样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铲子取下石块上附着的藤壶,过程中会破坏藤壶的结构,无法满足实验完整取样的目的的问题,提供一种潮间带藤壶采样工具及方法,可以在不破坏藤壶胶层和藤壶底部腺体结构的前提下,将藤壶完整从石块上取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潮间带藤壶采样工具,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下部安装有用于将支架固定在石块上的支脚,所述支架上设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的内侧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安装有可以在环形槽内转动的活动环,所述活动环上周向安装有用于在藤壶上打孔的穿孔组件,以及用于向藤壶底部的藤壶胶层与石块之间注入石块溶解液的注液组件。
所述穿孔组件可以在藤壶上穿透出一个小孔,小孔不会影响底部腺体结构和藤壶胶层结构的研究,可以尽可能确保采样的完整性,同时,小孔对藤壶外形和重量几乎没有影响,方便藤壶的实验数据记录;而通过小孔可以将溶解液注入藤壶胶层与石块之间,由于藤壶胶层与石块之间并不是完全充实的,而是存在一定的缝隙的,因此注入的溶解液可以逐渐溶解藤壶底部的石块,而藤壶胶具有很强的抗腐蚀性,几乎不会被一般的强酸强碱破坏,石块在溶解一部分后,石块与藤壶胶之间的缝隙增加,溶解效率逐渐提高,直到藤壶与石块完全分离,即可将藤壶连带藤壶胶层完整取下,该工具完全区别于现有的通过物理手段分离藤壶的工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未经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544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