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长直管材内径电解与机械复合修磨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651978.0 | 申请日: | 202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971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楚志兵;刘永茂;李恒;拓雷锋;周新亮;朱艳春;帅美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B29/00 | 分类号: | B24B29/00;B24B29/08;B24B41/06;C25F3/16;C25F7/00 |
代理公司: | 太原申立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5 | 代理人: | 张向莹 |
地址: | 030024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材 内径 电解 机械 复合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长直管材内径电解与机械复合修磨装置及方法,一种长直管材内径电解与机械复合修磨装置,包括水平基座,在水平基座上设置有电解液槽,在电解液槽的上部设置有支撑装置,在支撑装置的上方设置有压下固定装置,在电解液槽的一侧设置有电解液输入装置,另一侧设置有滑动机构,在滑动机构上安装有研磨电机,研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研磨杆,在滑动机构上还设置有碳刷箱,在碳刷箱内设置有与研磨杆一一对应的碳刷,本发明将电解抛光与机械抛光结合起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各自的抛光缺陷,机械抛光中抛光头不易接触的凹坑会被电解抛光弥补,而电解抛光造成的表面不均匀现象会被机械抛光去除,从而大大提高抛光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管材修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长直管材内径电解与机械复合修磨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管材质量的不断发展,对于管材内表面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去除管材内表面的毛刺、划伤等表面缺陷,采用传统的机械抛光,操作复杂,修磨质量差,生产效率低,比如在机械抛光中,抛光头往往做成固定的形状,工件表面一些抛光头无法接触到的缺陷会被忽略,影响表面质量,同时机械抛光过程中产生的碎屑、粉尘会依附于管件表面难以处理,而电解抛光作为国内新兴的抛光方式,具有操作简单,抛光范围广,不受限于工件形状等优点,但其缺点在于影响电解抛光的参数较多,不易找到正确的电解抛光参数,而且电解抛光往往会使工件表面抛光不均匀,会使抛光工件局部产生阴阳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为了降低长直管材的内表面粗糙度,并对电解机械复合抛光技术作出试验性研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长直管材内径电解与机械复合修磨装置及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长直管材内径电解与机械复合修磨装置,包括水平基座,在所述水平基座上设置有电解液槽,用于收集加工过程中流下的电解液,在所述电解液槽的上部设置有若干组支撑装置,用于支撑工件,在所述支撑装置的上方设置有若干组压下固定装置,用于与支撑装置配合夹紧工件,防止工件旋转,所述压下固定装置还与电源阳极连接,以使工件产生正离子,在所述电解液槽的一侧设置有电解液输入装置,所述电解液输入装置用于向工件内部输入电解液,在所述电解液槽的另一侧设置有滑动机构,在所述滑动机构上安装有研磨电机,在所述研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研磨杆,用于对工件的内表面进行修磨,所述研磨电机输出轴的数量与支撑装置的数量相同,且与其一一对应,在所述滑动机构上还设置有碳刷箱,在所述碳刷箱内设置有与研磨杆一一对应的碳刷,所述碳刷通过一号弹簧与研磨杆相接触,用于将研磨杆与电源阴极连接。
进一步,所述支撑装置为并排设置的多个V型滚轮,所述V型滚轮安装在固定轴上,所述固定轴安装在电解液槽的侧壁上。
再进一步,所述压下固定装置包括压下架一和压下架二,所述压下架一和压下架二并排设置,在所述压下架一内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竖直布置,在所述导轨上滑动设置有滑架,在所述滑架的下表面设置有用于与工件相接触的接触片,在所述滑架的中部设置有通孔,在所述通孔内设置有滑轨,在所述滑轨上滑动设置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中部与偏心轮固定连接,在所述偏心轮的另一侧偏心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由一号电机通过带传动带动其转动,所述一号电机安装在压下架二或压下架一的上端面,所述转轴的另一端延伸至压下架二内部,并通过键与棘轮连接,在所述棘轮的上方设置有用于与棘轮相配合的棘爪,所述棘爪固定在压下杆上,所述压下杆的一端与压下架二铰接,另一端通过二号弹簧与压下架二内腔的顶部连接,在所述压下杆活动端的下方设置有凸轮,用于带动压下杆绕铰接点转动,所述凸轮安装在旋转轴上,所述旋转轴与压下架二转动连接,且所述旋转轴另一端安装有旋转手柄。
更进一步,所述电解液输入装置包括电解液箱体,所述电解液箱体固定设置在电解液槽的侧壁上,在所述电解液箱体的上方设置有电解液输入口,在所述电解液箱体的下部设置有多个电解液输出孔,在所述电解液输出孔上安装有锥形嘴,且每个锥形嘴对应一个工件。
更进一步,所述电解液箱体由防腐尼龙材料制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科技大学,未经太原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519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