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程进度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50867.8 | 申请日: | 202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878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胡昕;郑清瀚;王嘉寅;沈铁民;徐教敏;韩丰;徐濛;朱平;倪中;刘金生;李亮;赵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洞口第一电厂;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30 | 分类号: | G09F9/30;G03B2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细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28 | 代理人: | 袁文英 |
地址: | 2000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程进度 管理 方法 装置 设备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程进度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涉及工程设备技术领域,一种工程进度管理装置,包括基座、支撑架、上固定板、下固定板、显示屏、遮挡装置和充气装置,所述基座的顶部设有支撑架,支撑架的顶部设有下固定板,上固定板的顶部设有显示屏,显示屏的顶部设有上固定板,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对应设置,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上均设有活动槽,活动槽内设有用于防止显示屏被汽车经过时碾压的石子砸坏的遮挡装置,所述遮挡装置与第一连接管相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合理,可以有效的在工程管理中对工程进度进行实时监控,并且解决了工地汽车经过的时候导致飞溅的石子将显示屏砸伤,而且可以在过车的过程中进行自动化的进行遮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工程进度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公知的,在工地上进行工程进度管理通常都是通过展示牌进行展示,目前现有的工程进度管理都是通过不断的拍摄工程进度照片并将这些照片粘贴在展示牌上来实现的,这样的工程进度管理方法落后,无法实时的进行工程进度管理,管理人员无法第一时间获得工程进度状态,所以采用显示屏和监控摄像头的搭配来实现实时观察工程进度,但是由于工地上的石子较多,并且路过的车辆多为货车,货车经过的时候容易将地面的石子溅起并飞溅到显示屏上,从而造成显示屏损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程进度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工程进度管理装置,包括基座、支撑架、上固定板、下固定板、显示屏、遮挡装置和充气装置,所述基座的顶部设有支撑架,支撑架的顶部设有下固定板,上固定板的顶部设有显示屏,显示屏的顶部设有上固定板,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对应设置,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上均设有活动槽,活动槽内设有用于防止显示屏被汽车经过时碾压的石子砸坏的遮挡装置,所述遮挡装置与第一连接管相连接,所述上固定板与下固定板的两端均设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均与第二连接管相连通,第二连接管均与充气装置相连通,所述充气装置放置在汽车经过的路段上。
所述遮挡装置由折叠管和遮挡帘构成,所述活动槽内设有折叠管,折叠管为压缩状态,折叠管的顶部设有遮挡帘,遮挡帘为波浪形收缩状态,所述折叠管的一端贯穿活动槽的内壁与第一连接管相连通。
所述第一连接管的顶部与上固定板内的折叠管相连通,第一连接管的底部与下固定板内的折叠管相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中部与第二连接管相连通。
所述充气装置由壳体、复位弹簧和按压杆构成,所述壳体为软质材质构成,壳体内等距分布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底部与壳体内的底部固定连接,复位弹簧的顶部与按压杆固定连接,按压杆的两端均与壳体的两侧内壁相连接。
所述壳体的一侧等距分布有压杆,所述压杆与按压杆相对应设置,压杆的一端向壳体内部延伸与按压杆相连接,与壳体相对应的在地面上放置的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的有限位架,所述限位架与压杆数量相同,所述压杆的另一端位于限位架内,限位架内的底部设有限位弹簧,限位弹簧的顶部与压杆相连接。
一种工程进度管理方法,所述方法通过显示屏来实行工程进度管控;
显示屏与监控摄像头相连接,摄像头将每个工段的数据传输至显示屏,显示屏进行分屏显示,前期根据工程进度进行事先的三维模拟,模拟从头到尾的工程进度,显示屏根据模拟的数据和监控摄像头传回的数据进行对比来判断施工进度的百分比,然后显示屏自动生成任务烧尽图,每一个任务烧尽图对应每一个显示屏的分屏;
显示屏通过任务烧尽图来计划施工和实际施工,以此来实现对滞后的出图卷册以及施工任务进行预警,提示滞后的任务与卷册名;
显示屏同时还通过识别模块来对监控摄像头监控区域的人员违章信息进行识别,从而将违章曝光信息展示在显示屏上,显示屏展示的还包括安全作业警示教育、天气数据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洞口第一电厂;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洞口第一电厂;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508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