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颈椎3D打印导航模板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50814.6 | 申请日: | 202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767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厉彦成;李磊;饶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衢州市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90 | 分类号: | A61B17/90;A61B17/88;A61B17/7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识智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067 | 代理人: | 李悦 |
地址: | 3241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颈椎 打印 导航 模板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颈椎3D打印导航模板,包括置钉通道A、置钉通道B、打印通道a、打印通道b和颈椎骨模型;其中,置钉通道A、置钉通道B、打印通道a和打印通道b均为空心圆柱体状并嵌设在颈椎骨模型中,置钉通道A和打印通道a平行设置,置钉通道B和打印通道b平行设置,打印通道a与打印通道b十字交叉连接。本发明中的置钉通道A、置钉通道B、打印通道a和打印通道b均为空心圆柱体有利于螺钉固定在颈椎骨模型上;置钉通道A和打印通道a平行设置为椎弓根开路及置钉提高角度方向指引参考;十字交叉连接显著提高了导航模板的稳定性,明显改善手术视野,为进针方向提供角度指引参照,更为精准、实用,能够广泛应用在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颈椎3D打印导航模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当下颈椎后路经椎弓根置钉手术仍是复杂高风险手术。主流置钉方法仍是C臂术中辅助徒手经验性置钉,由于上颈椎椎管狭窄、椎弓根细薄(直径约3-4mm),临近椎动脉、脊髓神经,尤其椎动脉畸形高跨患者,只有一次置钉机会,经验性置钉极容易损伤神经血管,导致出现四肢感觉运动障碍、瘫痪、脑梗甚至危及生命等情况,统计学分析经验十分丰富脊柱外科医生徒手置钉成功率在84%-86%,有效提高置钉成功率、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是当下脊柱外科医生亟需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颈椎3D打印导航模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颈椎3D打印导航模板,包括置钉通道A、置钉通道B、打印通道a、打印通道b和颈椎骨模型;其中,所述置钉通道A、置钉通道B、打印通道a和打印通道b均为空心圆柱体状并嵌设在颈椎骨模型中,所述置钉通道A和打印通道a平行设置,所述置钉通道B和打印通道b平行设置,所述打印通道a与打印通道b十字交叉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置钉通道A和置钉通道B的直径相等,所述打印通道a和打印通道b的直径相等,所述置钉通道A的直径大于打印通道a的直径。
作为改进,所述置钉通道A和置钉通道B的长度相等,所述打印通道a和打印通道b的长度相等,所述置钉通道A的长度小于打印通道a的长度。
作为改进,所述颈椎骨模型与人体颈椎骨形状一致。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制造一种颈椎3D打印导航模板的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1)术前采集患者颈椎CT数据并设计出螺钉长度、直径、进针点、角度参数;
(2)将步骤(1)中的CT数据及参数导入Mimics软件并进行制作。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置钉通道A、置钉通道B、打印通道a和打印通道b均为空心圆柱体有利于螺钉固定在颈椎骨模型上;
置钉通道A和打印通道a平行设置、置钉通道B和打印通道b平行设置为椎弓根开路及置钉提高角度方向指引参考;
打印通道a与打印通道b十字交叉连接显著提高了导航模板的稳定性,明显改善手术视野,为进针方向提供角度指引参照,更为精准、实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颈椎3D打印导航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置钉通道A,2、置钉通道B,3、打印通道a,4、打印通道b,5、颈椎骨模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发明一种颈椎3D打印导航模板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衢州市人民医院,未经衢州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508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