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风发电的多叶片风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50426.8 | 申请日: | 202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826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吴锡明;赵柏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正旺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1/06 | 分类号: | F03D1/06;F03D9/25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捷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13 | 代理人: | 蔡晓敏 |
地址: | 350011 福建省福州市晋***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风 发电 叶片 风轮 | ||
本发明属于风力发电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微风发电的多叶片风轮,包括风叶片固定座,所述风叶片固定座的外表面上设有多个风叶片,所述多个风叶片沿风叶片固定座的中心点呈环形阵列分布,通过设置风叶片固定座,在风叶片固定座的外表上设有多个风叶片,多个风叶片沿风叶片固定座的中心点呈环形阵列分布,风叶片包括进风面和兜风段,兜风段呈圆锥曲面状腔体,有利于提高风叶片的引风效果;通过在兜风段上设有出风口,出风口沿风叶片固定座的中心点呈环形阵列分布,有利于大幅提升风叶片对风能的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风力发电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微风发电的多叶片风轮。
背景技术
国家能源局提出,未来几年我国的风电发展模式为:“大型风电基地建设为中心,规模化和分布式发展相结合”,即在过去建立大基地融入大电网促进风电规模化发展的基础上,支持资源不太丰富的地区,发展低风速风电场,提倡分散式开发模式。
风力发电机是将风能转换为机械功,机械功带动转子旋转,最终输出交流电的电力设备;风力发电机一般有风轮、发电机(包括装置)、调向器(尾翼)、塔架、限速安全机构和储能装置等构件组成;现有风轮多数采用由三个风叶片直插进风叶片固定座的结构组成,在微风发电中存在引风效果差和风能利用不充分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引风效果好且风能利用充分的微风发电的多叶片风轮。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微风发电的多叶片风轮,包括风叶片固定座,所述风叶片固定座的外表面上设有多个风叶片,所述多个风叶片沿风叶片固定座的中心点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多个风叶片上均包括进风面和兜风段,所述兜风段呈圆锥曲面状腔体,且两端均设有开口,所述兜风段开口较大的一端与进风面相连接,所述兜风段开口较小的一端与风叶片固定座相连接,所述多个风叶片的兜风段上均设有出风口,所述多个风叶片上的出风口沿风叶片固定座的中心点呈环形阵列分布。
上述的微风发电的多叶片风轮中,所述风叶片固定座包括圆形固定座,所述圆形固定座的外表面上设有多个支撑柱,所述多个支撑柱的一端与圆形固定座的外表面相连接,所述多个支撑柱的另一端与风叶片相连接。
上述的微风发电的多叶片风轮中,所述多个支撑柱两两对应一风叶片,所述支撑柱与风叶片相连接处设有第一加强筋,所述多个支撑柱之间设有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呈圆弧状。
上述的微风发电的多叶片风轮中,所述兜风段与风叶片固定座相连接处设有第三加强筋。
上述的微风发电的多叶片风轮中,所述进风面的横截面呈水滴形状,且水滴状的弧面底部与兜风段相连接。
上述的微风发电的多叶片风轮中,所述出风口呈椭圆状。
上述的微风发电的多叶片风轮中,还包括发电装置,所述发电机装置内设有发电机,所述发电机通过传动轴与风叶片固定座相连接。
上述的微风发电的多叶片风轮中,所述发电装置的底部设有支撑底座,所述发电装置上设有测风仪。
上述的微风发电的多叶片风轮中,所述风叶片为一体成型结构。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风叶片固定座,在风叶片固定座的外表上设有多个风叶片,多个风叶片沿风叶片固定座的中心点呈环形阵列分布,风叶片包括进风面和兜风段,兜风段呈圆锥曲面状腔体,有利于提高风叶片的引风效果;通过在兜风段上设有出风口,出风口沿风叶片固定座的中心点呈环形阵列分布,有利于大幅提升风叶片对风能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正旺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正旺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504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交互式陷印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高致密度钨合金丝线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