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0号块浇筑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649797.4 | 申请日: | 2021-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324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 发明(设计)人: | 布强;张磊;王文科;付涛;王龙龙;赵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第三工程分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卫苏晶 |
| 地址: | 710054***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应力 混凝土 连续 浇筑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0号块浇筑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浇筑工装的制作;二、浇筑工装的安装及顶板模板开孔;三、腹板上浇筑口的开设;四、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0号块底板浇筑;五、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0号块两侧腹板同时浇筑;六、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0号块顶板浇筑。本发明方法步骤简单,设计合理且施工便捷,实现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0号块两侧腹板同时浇筑,避免不平衡重以及发生混凝土质量缺陷,提高了施工安全性及混凝土实体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浇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0号块浇筑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0号块及腹板高度较高,0号块跨度较大,目前主跨128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0号块高度达到10m,0号块的腹板浇筑投料口在腹板顶端,混凝土自由裸体高度大于2m,容易产生离析,造成0号块底部混凝土不密实。另外,0号块中预埋的预应力管道密集,混凝土在预应力管道顶部容易发生骨料堆积,随着浇筑时间的延长,预应力管道四周容易形成空洞;其次,连续梁0号块底板浇筑需要从挂篮前端将布料管靠人力拉入内腔浇筑底板,需要较多人力配合,存在较大安全风险;腹板浇筑由腹板顶端将布料管伸入腹板内,由于受预应力管道影响,布料管无法深入腹板底部,混凝土质量无法保证,且两侧腹板不能同时浇筑,易形成不平衡重,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因此,现如今缺少一种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0号块浇筑方法,实现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0号块两侧腹板同时浇筑,避免不平衡重,提高了施工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0号块浇筑方法,其方法步骤简单,设计合理且施工便捷,实现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0号块两侧腹板同时浇筑,避免不平衡重,提高了施工安全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0号块浇筑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浇筑工装的制作:
制作浇筑工装;其中,所述浇筑工装包括漏斗和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漏斗两侧的第一溜槽与第二溜槽,所述漏斗的底部设置有竖向管,所述漏斗两侧设置有第一开口部和第二开口部,所述第一开口部处设置有第一插板机构,所述第二开口部处设置有第二插板机构,所述竖向管出口处设置有第三插板机构;
步骤二、浇筑工装的安装及顶板模板开孔:
步骤201、安装0号块外侧模板;
步骤202、安装0号块内模;其中,所述0号块内模包括两个对称布设的第一腹板与第二腹板,所述第一腹板与第二腹板的顶部连接顶板模板,所述顶板模板的底部设置有顶模桁架;
步骤203、沿顶模桁架的长度方向布设多个浇筑工装;
步骤204、在顶板模板上开设顶通孔;其中,所述顶通孔的数量和所述浇筑工装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所述顶通孔的中心线和所述浇筑工装中竖向管的中心线投影重合;
步骤三、腹板上浇筑口的开设:
步骤301、在第一腹板上从下至上开设多个第一浇筑孔;
步骤302、在第二腹板上从下至上开设多个第二浇筑孔;
步骤四、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0号块底板浇筑:
步骤401、将与混凝土泵车连接的布料管穿过顶通孔并伸入漏斗中;
步骤402、在竖向管底部设置有底部浇筑管并插入底板浇筑设计位置;
步骤403、操作第三插板机构打开,布料管输送的混凝土经过漏斗、竖向管和底部浇筑管输送进行底板浇筑,直至达到底板设计标高,完成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0号块底板浇筑,并操作第三插板机构关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第三工程分公司,未经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第三工程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497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