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胶囊天然除味剂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48754.4 | 申请日: | 202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075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庄巧妮;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恒安集团有限公司;泉州市晋江恒安卫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52 | 分类号: | B01D53/52;B01D53/54;B01D53/78;A61L9/012;A61L9/013;A61L101/56;A61L10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伟智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25 | 代理人: | 张岱 |
地址: | 362261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胶囊 天然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微胶囊天然除味剂。所述的微胶囊天然除味剂包括由下述的原料组成的除味乳液:大豆乙基硫酸乙酯吗啉、芳樟醇、牡丹根皮提取物、苍术根提取物、芍药根提取物。本发明的除味剂配方都为天然材料制成,温和无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天然成分的微胶囊天然除味剂。
背景技术
祛除异味是人们社交生活中重要的需求,现有除味技术存在祛味效果差、时效短、应用场景受限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天然材料制成的微胶囊天然除味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微胶囊天然除味剂,所述的微胶囊天然除味剂包括由下述的原料组成的除味乳液:大豆乙基硫酸乙酯吗啉、芳樟醇、牡丹根皮提取物、苍术根提取物、芍药根提取物。
进一步的,所述的除味乳液的制备方法为:
将20-30质量份大豆乙基硫酸乙酯吗啉、15-18质量份牡丹根皮提取物、12-22质量份苍术根提取物、5-13质量芍药根提取物混合均匀;
将1.5-3质量份鲸蜡基聚乙二醇、1-2质量份聚丙二醇-10和1-2质量份大豆磷脂溶解于上述混合均匀的溶液;
搅拌均匀后缓慢(逐滴)加入12-22质量份芳樟醇;
继续搅拌1h,制得初步乳液;
将初步乳液转移至高压均质机中,反复均质10次后,得到透明均一的纳米乳液,粒径为68-85nm。
进一步的,所述的微胶囊天然除味剂的制备方法为:
选用壳聚糖、海藻酸盐和/或阿拉伯胶为壁材;
将壁材溶解于质量分数为1%的冰醋酸中;
搅拌均匀后加入3-5倍除味剂乳液,搅拌均匀;
加入0.5-1.0g二甲基硅氧烷醇在60℃水浴下搅拌1h,得到粒径为150-180nm纳米胶囊除味剂。
本发明选用天然材料为壁材,具有无毒、成膜性好、可降解且产物无毒等优点,利用壁材复配弥补天然材料强度上的不足。利用除味剂不同成分的特点发生料体自乳化,并制备形成纳米乳液,与传统微乳液相比,纳米乳液粒径小,布朗运动强烈,动力学稳定性也更高。除味乳液均为天然植物来源,温和无害,芳樟醇等对金葡、白念、大肠等常见病毒有抑制作用,无需再加入防腐剂,芬香醇、苍术根提取物、芍药根提取物和牡丹根皮提取物都带有天然香味,无需加入香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微胶囊天然除味剂,所述的微胶囊天然除味剂包括由下述的原料组成的除味乳液:大豆乙基硫酸乙酯吗啉、芳樟醇、牡丹根皮提取物、苍术根提取物、芍药根提取物。
其中,大豆乙基硫酸乙酯吗啉和芳樟醇作为主要除味功效成分,具有良好的去除含硫、含氮的异味小分子,比如胺,硫化氢等。
牡丹根皮提取物含牡丹酚、牡丹酚甙、牡丹酚原甙、牡丹酚新甙等,有很好的抑菌、抗炎等作用;
芍药根提取物含芍药甙、牡丹酚、芍药花甙等,抗菌谱较广;
苍术根提取物含有挥发油,苍术素,苍术酮等成分,对结核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绿脓杆菌等有显著的抑菌效果。
作为实施例,所述的除味乳液的制备方法为:
将20-30质量份大豆乙基硫酸乙酯吗啉、15-18质量份牡丹根皮提取物、12-22质量份苍术根提取物、5-13质量芍药根提取物混合均匀;
将1.5-3质量份鲸蜡基聚乙二醇、1-2质量份聚丙二醇-10和1-2质量份大豆磷脂溶解于上述混合均匀的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恒安集团有限公司;泉州市晋江恒安卫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恒安集团有限公司;泉州市晋江恒安卫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487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