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大视场角的模拟视景球幕系统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47666.2 | 申请日: | 202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154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徐舒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英科信釜航空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21/56 | 分类号: | G03B21/56;G03B21/54;G09B9/30;G09B9/32;H04N9/31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擎科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49 | 代理人: | 黄智明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大 视场 模拟 视景球幕 系统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大视场角球幕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超大视场角的模拟视景球幕系统和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球形环幕、视景处理模块、融合处理模块以及若干投影仪;所述视景处理模块,用于保存视景图像,并将视景图像发送至融合处理模块;所述融合处理模块,用于接收视景处理模块发出的视景图像,根据每个投影仪的投影参数和对应的安装位置和角度将视景图像制作为若干分投影视频,并将所述分投影视频发送给对应的投影仪;投影仪,用于接收分投影视频,并向球形环幕投影;球形环幕,用于展示投影仪投射的图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视场角球幕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超大视场角的模拟视景球幕系统和装置。
背景技术
飞行模拟通常由模拟座舱、运动系统、视景系统、计算机系统及教员控制台等五大部分组成。其中视景系统是用来模拟飞行员所看到的座舱外部的景象,从而使飞行员判断出飞机的姿态、位置、高度、速度以及天气等情况。先进的视景系统,是用计算机来产生座舱外部的景象,然后通过投影、显示装置显示出来。
以往受限于技术和认知,模拟器的视景一般由单台或多台显示器拼凑而成。这种的方案往往不能提供一个真实的视景,但是由于技术的成熟和低廉的成本多用于普通飞行爱好者或一些商业行为的飞行体验。但是在飞行员训练中这种方案往往就不能满足飞行员的实际需求,尤其在军用战斗机模拟飞行时。因为战斗机的视场要远远大于普通的民航飞机的视场,而且之前的方案很难提供一个可以让飞行员沉浸式的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大视场角的模拟视景球幕系统和装置,能够很好的在实际中应用,具有真实的飞行模拟效果,有利于实际模拟使用。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超大视场角的模拟视景球幕系统,包括球形环幕、视景处理模块、融合处理模块以及若干投影仪;
所述视景处理模块,用于保存视景图像,并将视景图像发送至融合处理模块;
所述融合处理模块,用于接收视景处理模块发出的视景图像,根据每个投影仪的投影参数和对应的安装位置和角度将视景图像制作为若干分投影视频,并将所述分投影视频发送给对应的投影仪;
投影仪,用于接收分投影视频,并向球形环幕投影;
球形环幕,用于展示投影仪投射的图像。
每个投影仪的安装位置和角度,根据所述球形环幕的尺寸和投影仪的投影参数决定。
一种超大视场角的模拟视景球幕装置,包括球形环幕、安装架、移动夹持架、投影仪、视景计算机以及融合计算机;
所述安装架设置在所述球形环幕的视景展示侧,所述安装架包括若干竖直支撑杆、中部连杆以及顶部连杆,所述竖直支撑杆分别环绕设置于所述球形环幕的视景展示侧,相邻的两个竖直支撑杆的中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所述中部连杆,相邻的两个竖直支撑杆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所述顶部连杆;
所述移动夹持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夹持部、夹持连杆、球窝关节、伸缩杆、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安装架匹配,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安装架可拆卸连接,所述夹持连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球窝关节的一端,所述伸缩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球窝关节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的一端,所述第二夹持部的另一端与所述投影仪匹配,所述第二夹持部与所述投影仪可拆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相邻的两个竖直支撑杆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底部连杆。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部连杆和所述中部连杆之间连接有第一爬梯,所述中部连杆和所述顶部连杆之间连接有第二爬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爬梯和所述第二爬梯相错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位于边沿位置的两个竖直支撑杆的顶部之间连接有跨连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英科信釜航空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英科信釜航空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476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