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化测试的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处理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45348.2 | 申请日: | 2021-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684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兰英;朱礼华;武灿灿;张宗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G06F40/295;G06F40/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张岳峰 |
地址: | 10003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化 测试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处理器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自动化测试的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处理器。该方法包括:获取文本信息;对文本信息中的实体要素信息进行识别,实体要素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渠道信息、介质类型、产品信息和活动信息;在识别到实体要素信息的情况下,根据预设规则生成报文文件;采用报文文件测试文本信息对应的功能。该方案中,无需人工完成大量的重复性工作,只需要将人工输入的文本信息进行简单地识别,即可根据预设规则生成报文文件,进而进行测试的工作,这样可以降低现阶段测试工作的成本,也降低了由人工识别造成的错误率,从而提高了测试工作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自然语言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自动化测试的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处理器。
背景技术
在当前的软件测试领域,测试人员需要按照一定的格式进行测试案例的编写工作,并人为地从测试样例中抽取出业务实体,并根据数据字段进行转化,最终形成测试数据,将测试数据送入测试工具后执行测试,最终完成整改测试工作。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下,除最后使用测试工具执行测试外,其他各个阶段均需要测试人员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测试案例编写以及测试数据生成工作。
由于测试案例的质量由测试人员的水平决定,对于大型项目难以保证参与测试的人员均具有高的测试水平,同时存在因测试人员众多,测试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导致的测试质量有好有坏的问题,为系统上线后的平稳运行造成潜在影响,同时,由于大多数工作需要测试人员手工完成,提高了测试人员内的工作量,增加了测试周期,因此,现有技术的方案中,在案例编写阶段,为了实现对某一个功能点的全覆盖测试,需要测试人员编写几十、设置成百上千的测试案例,而同一功能点下的案例又有着许多重复的劳动,这样会造成测试工作的人工成本较高,测试效率也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测试的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处理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银行业务自动化测试的效率较低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自动化测试的方法,包括:获取文本信息;对所述文本信息中的实体要素信息进行识别,所述实体要素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渠道信息、介质类型、产品信息和活动信息;在识别到所述实体要素信息的情况下,根据预设规则生成报文文件;采用所述报文文件测试所述文本信息对应的功能
可选地,对所述文本信息中的实体要素信息进行识别,包括:按照预设字典对所述文本信息进行第一次识别,确定是否识别到所述实体要素信息;在未识别到所述实体要素信息的情况下,对所述文本信息进行第二次识别。
可选地,在未识别到所述实体要素信息的情况下,对所述文本信息进行第二次识别,包括:获取语义识别规则;采用所述语义识别规则对所述文本信息进行识别。
可选地,在对所述文本信息中的实体要素信息进行识别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未识别到所述实体要素信息的情况下,生成提示信息。
可选地,所述文本信息为输入至第一终端的信息,采用所述报文文件测试所述文本信息对应的功能,包括:在所述第一终端中,采用所述报文文件测试所述文本信息对应的功能。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文本信息发送至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在所述第二终端中,采用所述报文文件测试所述文本信息对应的功能。
可选地,在在识别到所述实体要素信息的情况下,根据预设规则生成报文文件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更新所述预设规则。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自动化测试的装置,包括: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文本信息;识别单元,用于对所述文本信息中的实体要素信息进行识别,所述实体要素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渠道信息、介质类型、产品信息和活动信息;第一生成单元,用于在识别到所述实体要素信息的情况下,根据预设规则生成报文文件;第一测试单元,用于采用所述报文文件测试所述文本信息对应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453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