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耳鼻喉护理用耳道给药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643569.6 | 申请日: | 2021-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920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 发明(设计)人: | 孙会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会文 |
| 主分类号: | A61F11/00 | 分类号: | A61F11/00;A61M31/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昕华汇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76 | 代理人: | 孙怀香 |
| 地址: | 255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耳鼻喉 护理 用耳道 装置 | ||
1.一种耳鼻喉护理用耳道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座体(1)、给药部(2)和辅助部(3);所述座体(1)固定在墙体上;所述座体(1)上插接有两个固定螺栓(101),且两个固定螺栓(101)与墙体内的膨胀螺母螺纹连接;座体(1)为“工”字形结构,且当固定螺栓(101)螺旋拧紧后座体(1)呈弹性弯曲状;所述给药部(2)由活塞管(201)、密封块(202)、连接头(203)、给药管(204)、给药头(205)、卡接凸起(206)、活塞杆(207)、把手(208)和摩擦凸起(209)组成,且活塞管(201)卡接在座体(1)上;所述辅助部(3)由滑动杆(301)、辅助座B(302)、刮刀(303)、辅助板A(304)和辅助板B(305)组成,且滑动杆(301)滑动连接在座体(1)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耳鼻喉护理用耳道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1)上对称开设有两个卡接槽(106),且两个卡接槽(106)均为半圆柱形槽状结构;
活塞管(201)上对称熔接有两个卡接凸起(206),且两个卡接凸起(206)均为半圆柱形结构;卡接凸起(206)与两个卡接槽(106)相匹配,且当活塞管(201)卡接在座体(1)上时卡接凸起(206)与两个卡接槽(106)呈卡接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耳鼻喉护理用耳道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管(201)上连接有连接头(203),且连接头(203)上连接有给药管(204),并且给药管(204)上连接有给药头(205);
座体(1)底端面熔接有一个辅助座A(102),且辅助座A(102)为L形板状结构,并且当活塞管(201)卡接在座体(1)上时连接头(203)与辅助座A(102)呈卡接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耳鼻喉护理用耳道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管(201)上粘附有密封块(202),且当活塞管(201)卡接在座体(1)上时密封块(202)的顶部与座体(1)底端面弹性接触,并且密封块(202)为环形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耳鼻喉护理用耳道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座A(102)上开设有一个卡槽(103),且卡槽(103)为半圆柱形槽状结构;
辅助座A(102)上螺纹连接有一根调整杆(104),且调整杆(104)的头端转动连接有一个挤压头(105);挤压头(105)与给药管(204)位置对正,且当调整杆(104)转动2圈后挤压头(105)与给药管(204)呈接触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耳鼻喉护理用耳道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头(105)与卡槽(103)位置对正,且挤压头(105)的头端为半圆柱形结构;挤压头(105)与卡槽(103)相匹配,且当调整杆(104)转动8圈后挤压头(105)与卡槽(103)呈卡接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耳鼻喉护理用耳道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杆(301)上熔接有辅助座B(302),且辅助座B(302)与活塞管(201)呈卡接状;
辅助座B(302)上安装有刮刀(303),且刮刀(303)与活塞管(201)接触,且当辅助座B(302)上下移动时活塞管(201)呈刮伤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耳鼻喉护理用耳道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管(201)上螺纹连接有活塞杆(207),且活塞杆(207)上熔接有把手(208);把手(208)上呈环形阵列状熔接有摩擦凸起(209),且环形阵列状熔接的摩擦凸起(209)共同组成了把手(208)的摩擦力增强结构;
滑动杆(301)上熔接有辅助板A(304),且滑动杆(301)上还熔接有辅助板B(305);辅助板A(304)和辅助板B(305)分别与把手(208)的底端面以及顶端面接触,且当把手(208)上下移动时辅助板A(304)和辅助板B(305)也呈上下运动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耳鼻喉护理用耳道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板A(304)和辅助板B(305)均为矩形板状结构,且辅助板A(304)和辅助板B(305)的宽度相等;辅助板A(304)和辅助板B(305)的宽度均大于把手(208)的直径,且辅助板A(304)和辅助板B(305)共同组成了把手(208)的误碰防护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会文,未经孙会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4356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锂二次电池
- 下一篇:一种区域坐标转换方法及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