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平衡光电探测器二元阵列光纤耦合结构及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642679.0 | 申请日: | 2021-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259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周浪;崔大健;任丽;严银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2B6/42 | 分类号: | G02B6/42;G02B6/245;G02B6/26 |
代理公司: | 重庆辉腾律师事务所 50215 | 代理人: | 罗盼晴 |
地址: | 4000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衡 光电 探测器 二元 阵列 光纤 耦合 结构 制作方法 | ||
1.一种平衡光电探测器二元阵列光纤耦合结构,其特征在于,采用铅锡焊接工艺将二元阵列光纤焊接在金属管壳中;金属管壳包括金属套筒和金属腔体,金属套筒穿透式嵌入在金属腔体壁中;二元阵列光纤包括两根光纤、金属镍管、套管和两个光纤连接器,采用金锡焊接工艺将两根光纤共同固定在金属镍管中,两根光纤一端裸露在金属镍管外,另一端分别与光纤连接器连接,套管包裹两根光纤并与金属镍管连接;二元阵列光纤固定在金属套筒中,二元阵列光纤的金属化一端与金属腔体中的芯片光敏面同轴对齐,另一端置于金属腔体外;二元阵列光纤的金属镍管长度为5mm~15mm,直径为1.0mm~2mm;二元阵列光纤的光纤中心间距为240μm~400μm;二元阵列光纤长度为0.5m~2m,两根光纤长度精度≤0.5mm;二元阵列光纤前端碾磨成相同角度的斜面,倾斜角度α为5°~89°,两根光纤的斜面共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衡光电探测器二元阵列光纤耦合结构,其特征在于,金属腔体长为10 mm~50mm,宽为8mm ~85mm,高为5 mm~20mm;金属套筒内径为1.2mm~3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衡光电探测器二元阵列光纤耦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光纤连接器为FC/APC、FC/PC;光纤采用单模、多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衡光电探测器二元阵列光纤耦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光纤采用保偏光纤。
5.一种平衡光电探测器二元阵列光纤耦合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用于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衡光电探测器二元阵列光纤耦合结构,包括以下步骤:
S1:采用浓硫酸浸泡法去除光纤前端的表面保护层;
S2:将去除保护层的光纤部分浸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再浸入去离子水中清洗,进行除油;
S3:将去除保护层的光纤部分浸入氢氟酸中浸泡,进行粗化;
S4:将去除保护层的光纤部分浸入氯化锡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浸泡,随后在蒸馏水中浸泡,进行敏化;
S5:将去除保护层的光纤部分浸入氯化钯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浸泡,进行活化;
S6:采用化学镀镍工艺在去除保护层的光纤部分上镀涂金属镍;
S7:采用电镀工艺在光纤的镍层上镀金;
S8:采用电镀工艺在金属镍管上镀金;
S9:采用金锡焊接工艺将两根镀金的光纤焊接到镀金金属镍管中,镍管距离光纤前端一定距离;
S10:采用光纤端面研磨机同时将两根光纤前端研磨成一定角度的斜面,让两根光纤前端齐平,斜面位于同一个平面内;
S11:光纤上套上套管,在镍管与套管的连接处涂覆固化胶;
S12:将两根光纤等长切割,并在光纤末端分别制作连接器,两光纤长度误差≤0.5mm,形成二元阵列光纤;
S13:根据应用需求,制作相应尺寸的金属腔体和金属套筒;
S14:采用金锡焊接工艺将金属套筒焊接到金属腔体中;
S15:采用电镀工艺在金属管壳上镀金;
S16:采用铅锡焊接工艺将二元阵列光纤焊接到金属管壳的金属套筒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四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4267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样本托缓存轨道
- 下一篇:2,3,4,5-四氟苯甲酰氯合成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