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声雾化组件及超声雾化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42024.3 | 申请日: | 2021-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470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唐茗;朱勇雄;欧阳光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摩尔雾化健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1/00 | 分类号: | A61M11/00;A61M15/00;A61M3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刘希 |
地址: | 518102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声 雾化 组件 装置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超声雾化组件及超声雾化装置。该超声雾化组件包括压电驱动元件、雾化片和承载板;其中,压电驱动元件设置有第一通孔;雾化片与压电驱动元件层叠设置,雾化片对应第一通孔的位置设置有微孔区;承载板设置于雾化片背离压电驱动元件的一侧表面;且承载板对应微孔区的位置设置有第二通孔;其中,第二通孔的孔径与微孔区的直径的比值大于等于0.75且小于等于1.5。该超声雾化组件有效减少了因无效振动带来的振动损耗且降低了工作噪声及温升,同时提高了雾化粒径中的小粒径占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超声雾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声雾化组件及超声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雾化吸入给药方式因其低损害高药效的优点,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而超声微孔雾化给药是发展较快的给药方式。
目前的超声微孔雾化组件主要是由压电陶瓷环和微孔雾化片组成;其主要工作原理是,利用压电陶瓷环的逆压电效应产生高频微幅震荡从而分化气溶胶产生基质的表面,使之形成具有向量性的微小颗粒的气溶胶,进而成雾状飘散。
然而,现有超声微孔雾化组件的无效振动损耗较大,存在工作噪声较大,发热较为严重的问题;且雾化形成的气溶胶中小粒径气溶胶占比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的超声雾化组件及超声雾化装置,旨在解决现有超声雾化组件无效振动损耗较大,存在工作噪声较大,发热严重;且雾化形成的气溶胶中小粒径气溶胶占比较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超声雾化组件。该超声雾化组件包括压电驱动元件、雾化片和承载板;其中,压电驱动元件设置有第一通孔;雾化片与压电驱动元件层叠设置,雾化片对应第一通孔的位置设置有微孔区;承载板设置于雾化片背离压电驱动元件的一侧表面;且承载板对应微孔区的位置设置有第二通孔;其中,第二通孔的孔径与微孔区的直径的比值大于等于0.75且小于等于1.5。
其中,微孔区的直径与第二通孔的孔径的比值为1。
其中,微孔区呈平面状;或者,微孔区向超声雾化组件的出雾方向隆起形成凸包。
其中,微孔区位于所述雾化片的中心区域。
其中,微孔区具有若干雾化通孔,雾化通孔的孔径沿着超声雾化组件的出雾方向逐渐减小。
其中,承载板为金属片,金属片的厚度在0.4-0.7毫米之间。
其中,雾化片的外径与承载板的厚度的比值为23~40之间。
其中,雾化片具有相对设置的进液面和出雾面;承载板设置于进液面,压电驱动元件设置于出雾面;或者,雾化片具有相对设置的进液面和出雾面;承载板设置于出雾面,压电驱动元件设置于进液面。
其中,压电驱动元件、雾化片以及承载板均为圆形且外径相同;雾化片为金属筛网;压电驱动元件为压电陶瓷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超声雾化装置。该超声雾化装置包括壳体、超声雾化组件和电源组件;其中,壳体具有储液腔和出液口;超声雾化组件设置于出液口,用于在通电时对来自储液腔的气溶胶形成基质进行雾化;超声雾化组件为上述所涉及的超声雾化组件;电源组件与超声雾化组件电连接,用于向超声雾化组件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摩尔雾化健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摩尔雾化健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420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