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测定土-结构物界面渗透系数与渗透路径试验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41296.1 | 申请日: | 202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241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豆红强;谢森华;简文彬;王浩;黄思懿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陈鼎桂;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定 结构 界面 渗透 系数 路径 试验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定土‑结构物界面渗透系数与渗透路径试验装置,包括三轴系统、压力加载系统、土颗粒收集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所述三轴系统包括压力室;所述压力加载系统包括输入水头面板、输出水头面板和围压控制面板;所述土颗粒收集系统包括锥形排水管、土颗粒收集器、精密天平和浊度计;所述数据采集系统与输入水头面板、输出水头面板、围压控制面板、浊度计以及精密天平分别相连;所述压力室与围压控制面板相连;所述顶帽与输入水头面板相连;所述土颗粒收集器与输出水头面板相连;所述锥形排水管与土颗粒收集器相连。本发明可实现不同围压,不同界面粗糙度下对界面渗透侵蚀特性的试验研究,监测界面渗流的开始、发展到最终破坏的全过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岩土工程土工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测定土-结构物界面渗透系数与渗透路径试验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土-结构物界面广泛的存在于水利、土木、建筑以及交通等工程中,与常规均质土体或结构物不同,其不连续性显著改变了土体内部颗粒的排列方式。因而,土-结构物界面的力学特性存在明显的弱化现象,在外部应力作用下,土-结构物界面常率先发生破坏。可见,土-结构物界面极大的增加了土-结构物复合体的复杂性,使得复合体与土体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一方面改变了复合体的破坏界面,另一方面使得其较早的进入破坏阶段。当土体长期受渗流作用,土-结构物界面的存在又诱导了优先渗流通道的形成,可能导致界面处土颗粒的冲刷,甚至渗透破坏,进一步加速土-结构物的失稳,危及结构物的安全。因此探明土-结构物界面的渗透特性,揭示其力学性质的复杂性,对合理评价结构物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定土-结构物界面渗透系数与渗透路径试验装置及方法,实现含界面试样渗透侵蚀过程,有利于数据化土-结构物界面渗透过程动态变化,再现渗透侵蚀路径,直观地揭示界面渗透性能的动态演化规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测定土-结构物界面渗透系数与渗透路径试验装置,包括三轴系统、压力加载系统、土颗粒收集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所述三轴系统包括压力室;所述压力加载系统包括输入水头面板、输出水头面板和围压控制面板;所述土颗粒收集系统包括锥形排水管、土颗粒收集器、精密天平和浊度计;所述数据采集系统与输入水头面板、输出水头面板、围压控制面板、浊度计以及精密天平分别相连;所述压力室与围压控制面板相连;所述顶帽与输入水头面板相连;所述土颗粒收集器与输出水头面板相连;所述锥形排水管与土颗粒收集器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压力室设有顶帽、多孔透水板、高渗透性土工织物、土体、结构物、多孔板和中空底座;所述结构物中空底座内部;所述土体包裹于结构物外侧;所述多孔板安放于中空底座上部用于填放试样;所述高渗透性土工织物铺设于试样上层;所述多孔透水板以及顶帽依次设于高渗透性土工织物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压力室内还设有乳胶膜用于密封圆柱形样品的侧面。
进一步的,所述多孔板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圆孔,开孔大小由待测土样颗粒级配决定,多孔板安放于中空底座上部,用于承载试样。
进一步的,所述土颗粒收集器通过软管与输出水头面板相连;所述土颗粒收集器出水软管处设置滤网分离被侵蚀土颗粒,当试样土体为砂质土时,采用精密天平,监测渗流过程侵蚀量变化;当试样土体为黏性土时,在土颗粒收集器进水软管出水口加设浊度计,实时测量渗流侵蚀量。
一种测定土-结构物界面渗透系数与渗透路径试验装置的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制备试样,包括土样制备和结构物制备;
步骤S2:将承膜筒放置在干净的试验台上,承膜筒内置乳胶膜,且确保橡皮膜附着在模具的内壁上,将结构物安置于承膜筒中心,在余下空间中分层填筑土样,均匀的分五层进行,每次填筑相同质量土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412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