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制氧机及制氧控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638353.0 | 申请日: | 2021-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599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 发明(设计)人: | 陈敬钿;叶泽凯;毛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德达医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04 | 分类号: | B01D53/04;C01B13/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李莹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制氧机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制氧机及制氧控制方法,包括压缩机、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一分子筛塔、第二分子筛塔、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和氧气罐。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制氧机及制氧时序控制方法,有效提高了制氧效率,能够让具备少量分子筛的便携式制氧机制得的氧气保质保量,同时定频输出氧气有效避免了氧气的浪费,大大提高了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氧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便携式制氧机及制氧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便携式制氧机由于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等优势,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然而也由于体积、重量上有限制的原因,便携式制氧机选用的分子筛罐的体积也不能太大,制得的氧气有限,且制氧效率也不高。
另外连续出氧的情况下,在用户呼气时依然处于供氧状态,造成氧气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出氧效率的便携式制氧机及制氧控制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携式制氧机,包括压缩机、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一分子筛塔、第二分子筛塔、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和氧气罐,所述压缩机通过分路三通分别与所述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依次与第一分子筛塔和第一单向阀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依次与第二分子筛塔和第二单向阀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通过排氮三通连接有排氮口,所述第一分子筛塔的出气端通过第三电磁阀与所述第二分子筛塔的出气端连接,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出气端和第二单向阀的出气端通过合路三通与氧气罐连接,所述第一分子筛塔的出气端与所述第二分子筛塔的出气端之间还设有排氮节流子,所述氧气罐的出气端依次连接有第四电磁阀、排气节流子、排气单向阀和鼻氧管,所述排气单向阀和鼻氧管之间设有微压差传感器,所述微压差传感器用于感应用户的呼吸状态。
进一步的,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一分子筛塔内部的气压,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二分子筛塔内部的气压。
进一步的,包括氧气罐压力传感器,所述氧气罐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氧气罐的气压数值。
进一步的,所述排氮口设有排氮消音器。
进一步的,所述排氮节流子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为0.3-0.35mm。
进一步的,所述压缩机的进气端连接有空气过滤器。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制氧控制方法,包括:
S1、启动压缩机;
S2、向第一电磁阀通电,使压缩机与第一分子筛塔连通;
S3、判断第一分子筛塔是否吸附完成,是则断开第三电磁阀的供电,使第一分子筛塔的出气端和第二分子筛塔的出气端通过第三电磁阀连通;
S4、断开第一电磁阀的供电,使压缩机与第一分子筛塔断开连接;
S5、判断第二分子筛塔是否解吸完成,是则向第二电磁阀及第三电磁阀通电;
S6、判断第二分子筛塔是否吸附完成,是则断开第三电磁阀的供电,使第二分子筛塔的出气端和第一分子筛塔的出气端通过第三电磁阀连通;
S7、断开第二电磁阀的供电,使压缩机与第二分子筛塔断开连接;
S8、判断第一分子筛塔是否解吸完成,是则向第三电磁阀通电;
S9、判断是否停止制氧,否则返回步骤S2。
进一步的,还包括供氧控制流程:判断是否为呼气状态,若是则关闭第四电磁阀,否则开启第四电磁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德达医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德达医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383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音频放大电路及音频播放设备
- 下一篇:一种真空式低温控制针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