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仿生清道夫的海上垃圾清洁用智能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36563.6 | 申请日: | 2021-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935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杏娣;王文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E02B15/10 | 分类号: | E02B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佳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47 | 代理人: | 赵浩淼 |
地址: | 316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仿生 清道夫 海上 垃圾 清洁 智能 机器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仿生清道夫的海上垃圾清洁用智能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和控制电路,控制电路设置于机器人本体中,机器人包括机身,机身头部设有机械鱼鳃和眼睛,机身尾部设有尾鳍,机身外部涂有防水涂料,机身内部设有若干密封圈,机身内还设有动力部件;控制电路包括机器人车载控制器、供电系统、无线控制系统、传感系统以及执行系统;本发明采用呈清道夫鱼形的机身,有效减少水带来的阻力;尾鳍的设置能有效地改变机器人的行进方向;机身外部涂有的防水涂料以及密封圈的设置能有效地防止水渗入机身内部;供电系统采用双重供电的方式,不仅有效地避免了机器人因供电不足而导致无法完成任务,还满足不同电压的供电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仿生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基于仿生清道夫的海上垃圾清洁用智能机器人。
背景技术
随着各国快速发展,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产生各种垃圾及废弃物。世界各大海域环境常常遭受漂浮垃圾的威胁,目前可知海上垃圾主要是塑料、泡沫和生活废弃物,而这些难以降解的垃圾更容易被生物所寄居,助长物种入侵隐患。其主要包括商业船只排放的货运垃圾和厨房垃圾、渔船丢弃的渔网和钓鱼箱、日常生活垃圾、工业生产垃圾、医疗废物以及不断排放入海的污水等。如果这些垃圾没有及时清理,经过海水浸泡和风吹,会危及海水水质。也使得许多海域原有生物大量灭绝,严重地破坏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传统的垃圾清理模式,主要是通过人为打捞,效率比较低,同时又消耗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仅仅靠人力是很难完成的,而且人的生命安全很难保证。且遇到台风等极端天气,人力处理起来十分困难。
所以,一种基于仿生清道夫的海上垃圾清洁用智能机器人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的垃圾清理模式,主要是通过人为打捞,效率比较低,同时又消耗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仅仅靠人力是很难完成的,而且人的生命安全很难保证。且遇到台风等极端天气,人力处理起来十分困难。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仿生清道夫的海上垃圾清洁用智能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所述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和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设置于机器人本体中,所述机器人包括机身,所述机身头部设有机械鱼鳃和眼睛,所述机身尾部设有尾鳍,所述机身外部涂有防水涂料,所述机身内部设有若干密封圈,所述机身内还设有动力部件;
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机器人车载控制器、供电系统、无线控制系统、传感系统以及执行系统;所述太供电系统为机器人车载控制器、传感系统以及执行系统提供电能,所述传感系统将采集到的数据发送至机器人车载控制器,所述机器人车载控制器将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根据分析与处理的结果给执行系统下发指令,所述无线控制系统直接给机器人车载控制器下发指令,所述机器人车载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指令直接发送至执行系统;
所述传感系统包括摄像机、超声波模块、GPS定位模块、姿态传感器以及风向传感器;
所述执行系统包括左螺旋桨、右螺旋桨、机械臂以及传送带;
所述无线控制系统包括蓝牙模块和无线遥控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机身呈清道夫鱼形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执行系统采用鱼吃食原理进行工作,所述机械鱼鳃先将垃圾吸入,再利用机械鱼鳃将垃圾挡在机器人口中,将水滤出。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部件采用GW370直流减速电机与推进器相结合,所述尾鳍通过直流无刷电机提供动能。
进一步的,所述供电系统包括电源模块、太阳能板、蓄电池以及转换器,所述太阳能板通过转换器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所述蓄电池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所述电源模块提供12V、5V、3.3V的直流电压。
进一步的,所述眼睛采用光敏电阻制作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蓝牙模块的型号为HC-06,所述无线遥控模块的型号为PT226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365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