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十四经推膏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35824.2 | 申请日: | 2021-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064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刘琼;张星五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琼月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605 | 分类号: | A61K36/605;A61K9/06;A61K47/06;A61P29/00;A61P39/00;A61P25/28;A61P11/04;A61P43/00;A61P21/00;A61P19/02;A61P25/00;A61P25/22;A61P25/20;A61K31/0 |
代理公司: | 昆明祥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3114 | 代理人: | 和琳 |
地址: | 650000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十四 经推膏 | ||
十四经推膏,涉及一种用于益气舒筋活络的外用中药复方制剂。本发明的推膏,按重量份由黄芪10‑100份、桑枝10‑100份、红花10‑100份、独活10‑100份、木香10‑100份、紫草10‑100份、丹参10‑100份、桑寄生10‑100份、防风10‑100份、冰片10‑100份,经煎炸成膏状作为推拿十四经介质使用。全方共益气舒筋活络之功,恢复患者精气神。疗效明显,安全程度高,在临床上具有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益气舒筋活络的外用中药复方制剂。
背景技术
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是以慢性疲劳为主要表现的一组多症状集群,其疲劳不能被其他疾病解释,经过休息不能缓解,伴随咽痛、肌肉疼痛、头痛、记忆力下降、睡眠质量下降、焦虑、抑郁等躯体及心理不适。涉及身体多个系统,近年慢性疲劳综合征发病率逐渐上升,且难以自愈,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五大问题之一。
本病发病机理尚不确切,但大多认为是由免疫异常及病毒感染导致应激反应和激素水平异常而引起。目前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且药物治疗缺少,通常采用对症支持治疗,例如补充维生素、提高免疫力、抗抑郁等治疗。抗抑郁药物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并发症有一定作用,如失眠、肌肉酸痛和沮丧等,但西医药物治疗会引起一系列的不良反应。
中医学中没有关于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记载,但对疲劳有更早的认识。《黄帝内经》中关于慢性疲劳综合征相近的记载有“懒惰”“身重”“四肢不举”等。《金匮要略》中则有“百合病”“脏躁”的相关记载,也与CFS的表现极为相似。从中医角度分析CFS的病因、病机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起居失常。《素问.调经论》曰:“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人与自然是一体的,人类必须顺应自然界的阴阳变化规律,在一定限度内通过调节自我,以维持在身阴阳气血,保持升降出入的相对平衡。现代生活中,物欲横流,人们的欲望不断膨胀,作息时间不规律,过度透支身体,违反了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及自然界的阴阳变化规律,长期导致阴阳、气血失衡,而发为本病。
2、情志不舒。《黄帝内经》指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随着生活节奏加快,贫富差距增大,人们长期处在焦虑、紧张、恼怒、恐惧中,心理变化超过了肝的正常调节能力,则使肝失疏泄,肝郁与脾肾虚互为因果,导致疲劳的发生。
3、饮食不节。《脾胃论》云:“饮食不节,胃病气短精神少……脾胃之气即伤……而诸病之所由生也。”当今物质生活丰富,有些人过度暴饮暴食,饮酒过度,过食寒凉;有些人因工作繁忙,饮食不规律,偏食严重,容易造成营养不良。这些都会损伤脾胃,从而不能化生水谷精微,导致气血来源不足,脏腑经络失于濡养,日久都可引发疲倦、头晕等症状。
4、疲劳过度。适当的劳作,例如脑力劳动或体力劳动,使身体和生活保持健康和规律,但是过度劳累会有损健康。正如《素问.宣明五气篇》云:“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现代生活习惯、生活节奏,导致生活压力和负担过大,致使脾肾两虚,适应能力降低,疲乏无力,精神烦躁,精力下降等。
5、体质因素。体质是在先天和后天基础上形成的,表现在生理、心理、功能等个方面,综合且相对稳定是体质固有的特点,体质是贯穿人体生命过程的重要因素,与体质的健康,与疾病的证候也密切相关。而偏颇体质可能是导致机体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基本因素之一。
以上病因皆可导致人体阴阳失衡、脏腑气血失调等正虚,亦有外邪、血瘀、气滞、痰饮等邪实,病位主要涉及肝、心、脾、肾及脑。慢性疲劳综合征临床表现各有不同,应分而治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益气舒筋活络的制剂,适用气虚经络痹阻证,以疲劳为主证,肌肉痛,关节痛,眠差,焦虑为次证,推膏作为介质,应用于推拿中,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获得了较好的疗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琼月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未经云南琼月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358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对部件进行表面安装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照山白浸膏片的梯度全信息薄层鉴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