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区块链节点的分组多链三次共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33266.6 | 申请日: | 2021-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380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强;张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江苏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32 | 分类号: | H04L9/32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梅洪玉 |
地址: | 213164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区块 节点 分组 三次 共识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区块链共识机制技术领域,解决大规模网络多节点的共识问题。该方法在分组分层的节点设计架构下,通过三次共识,实现多节点网络下的共识。具体的,在各分组中通过硬件设备筛选出分组节点和全局节点,进行第一次共识取得共识值。在全局节点中进行第二次共识,通过纠删码进行传值,在输出相同时,实现了比直接传值的共识协议更低的带宽。第二次共识结束后,全局节点得到各分组第一次共识取得的共识值。接着在分组中进行第三次共识,通过第二次共识获得的共识凭证,实现广播方式得到别组的共识值。本发明包括:节点分离,共识节点选举,第一次共识,第二次共识,第三次共识五个步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区块链共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区块链节点的分组多链三次共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比特币,以太币等加密货币的兴起,其底层区块链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区块链技术是运用加密算法、共识机制等技术的分布式存储账本。区块链是一个共享数据库,存储于其中的数据或信息,具有“不可伪造”“全程留痕”“可以追溯”“公开透明”“集体维护”等特征。区块链以其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多方共享以及可回溯特性为解决数据可信存储问题提供了新的可能。区块链技术是当今世界各国所关注的新兴技术,其核心思想是构建一个分散化的网络与应用环境,突破中心化网络格局的一系列制约。然而完全的去中心化与完全的中心化在实际应用中都是不可取的。只有结合我国国情,在完全去中心化与中心化之间进行取舍,才能设计出真正适用于中国的区块链新基建,构建一个公开透明,安全可控的网络资源环境。
区块链共识机制是确保分布式环境中数据一致性的关键技术,也是制约区块链效率的瓶颈,共识机制的执行效率和安全性决定了区块链系统的可用性。在面向大规模网络中的计算存储资源分布式治理中,网络节点数量庞大,合理设计一套高效安全的共识机制,是确保治理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关键。
分组共识,是应对节点数量众多情况下提升共识效率的一种常用共识策略,然而现有的分组共识方法很难在取得效率的同时确保共识安全性,大多数分组共识方法面临着分组作恶问题,降低了系统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区块链节点的分组多链三次共识方法,包括:
步骤一:节点分离,根据区块链网络节点功能特性,将其划分为以下四种,验证节点,是设定上属于外部可信节点;全局节点,是各分组的代表节点;分组节点,是从分组中抽取参与共识的节点;普通节点,是分组中未被抽取的节点,网络构建初期,普通节点加入网络后,按地理位置进行分组。
步骤二:共识节点选举,各分组内的区块链网络节点均安装通过可靠硬件设备,设备汇报自身设备软硬件资源状态信息;通过资源的状态信息,获取质押证明积分;当质押证明积分到达所设定的阈值时,将被抽取成为分组节点,进行第一次共识,其中质押证明积分最高的将成为全局节点,作为该分组代表等待参与第二次共识。
步骤三:第一次共识,由所有所述分组节点参与,在各自的分组中进行第一次共识;各分组并行进行修改后的PBFT(Practical Byzantine Fault Tolerance) 共识,得到本组第一次共识值。
步骤四:第二次共识,所述全局节点之间进行第二次共识,提交本分组在第一次共识得到的共识值,将第二次共识分为两个阶段,即可靠广播阶段 (Reliable Broadcast,以下简称RBC)、广播阶段;在第二次共识阶段取得共识值后,所述验证节点将共识值取哈希值生成第二次共识的共识凭证向量,并广播至所有分组节点和全局节点。
步骤五:第三次共识,所述全局节点将第二次共识获得的共识值,广播至本分组的分组节点;所述分组节点回复完成信息,最终全部所述分组节点完成全部分组信息的共识。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二中的质押证明积分指的是,各区块链网络节点通过汇报自身的资源状态信息而取得的分数。
进一步的,所述软硬件资源状态信息为存储,CPU,内存,带宽等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江苏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大连理工江苏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332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