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配电塔架高空作业阻隔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632561.X | 申请日: | 2021-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090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 发明(设计)人: | 詹清华;方敏;袁国泰;滕德军;李江成;黄湛荣;刘国礼;熊涛;陈保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立胜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21/32 | 分类号: | E04G21/32;E04H12/00 |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禾才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9 | 代理人: | 朱培祺;梁永健 |
| 地址: | 52822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电 高空作业 阻隔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电塔架高空作业阻隔装置,包括至少两个阻隔子装置,且两个之间还可拆卸地安装有方形阻拦网;阻隔子装置包括旋转传动杆、第一安装套、转动限位杆、第二安装套、夹持组件和类三角阻拦网;旋转传动杆可转动活动地安装于第一安装套的内部,其一端与夹持组件的夹持抵压端传动连接;转动限位杆安装于第二安装套的内部,其一端铰接于夹持组件;第一安装套与第二安装套之间固定安装有类三角阻拦网,转动限位杆可做靠近或远离旋转传动杆的转动运动,以实现类三角阻拦网的折叠状态或展开状态的变化;本发明采用可折叠式结构,安装简便,不仅有隔离保护与警示的作用,而且能有效保护电力人员的人身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电塔架高空作业阻隔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人员在配电塔架进行高空作业时,为了防止电力人员擅自离开施工区域向上攀爬所造成人员伤亡,所以传统的阻隔方法是采用阻隔装置的方式,将施工区域与带电危险区域隔离开,保证电力人员的人生安全,减少电力事故的产生。
传统的阻隔装置不仅存在体积大、笨重、不可折叠和不方便携带等问题,而且安装工序繁琐、耗时长,同时需要电力人员靠近塔架进行安装,这样会增加电力人员在高空作业的危险性,而且阻隔装置上的阻隔网长期使用会出现坍塌现象,支架会出现形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配电塔架高空作业阻隔装置,采用可折叠式结构,安装简便,不仅有隔离保护与警示的作用,而且能够有效的保护高空作业的电力人员的人身安全。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配电塔架高空作业阻隔装置,包括阻隔子装置,所述阻隔子装置包括旋转传动杆、第一安装套、转动限位杆、第二安装套、夹持组件和类三角阻拦网;
所述旋转传动杆可转动活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套的内部,所述旋转传动杆的一端穿出所述第一安装套,并与所述夹持组件的夹持抵压端传动连接,所述旋转传动杆的另一端为旋转传动端,所述旋转传动端穿出所述第一安装套设置,所述旋转传动杆的自转用于调节所述夹持组件的夹持抵压的范围;
所述转动限位杆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套的内部,所述转动限位杆的一端为连接端,所述连接端铰接于所述夹持组件,所述转动限位杆的另一端为手动干预端,所述手动干预端穿出所述第二安装套设置;
所述第一安装套与所述第二安装套之间固定安装有所述类三角阻拦网,当外力作用于所述手动干预端时,所述转动限位杆可做靠近或远离所述旋转传动杆的转动运动,所述转动运动实现所述类三角阻拦网的折叠状态或展开状态的变化;
所述阻隔子装置至少设有两个,且结构一致并呈镜像对称分布;两个所述阻隔子装置的第一安装套之间还可拆卸地安装有方形阻拦网。
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套为卷绕于所述旋转传动杆外部的魔术贴条层;
所述方形阻拦网的一侧固定安装于任一所述阻隔子装置的第一安装套,所述方形阻拦网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所述第三安装套,所述第三安装套的外部为魔术贴条层,所述第三安装套与另一所述阻隔子装置的第一安装套实现可拆卸地粘接。
优选的,所述第三安装套的内部为中空柱状,所述中空柱状为插接空间,所述第三安装套可做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安装套的平移运动,所述平移运动实现所述方形阻拦网的折叠状态或展开状态的变化。
优选的,所述旋转传动杆和所述转动限位杆分别为玻璃纤维杆。
优选的,所述玻璃纤维杆的外部还设有挂钩,所述挂钩用于挂持所述方形阻拦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立胜电力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立胜电力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325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腰椎穿刺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现场压实土石混合料前期固结应力确定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