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织物染色的有机染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626992.5 | 申请日: | 2021-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114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 发明(设计)人: | 叶有钧;唐助衡;范明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晋江市维盛织造漂染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6P1/18 | 分类号: | D06P1/18;D06P1/19;D06P1/20;D06P1/642 |
| 代理公司: | 泉州协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1 | 代理人: | 颜呈燕 |
| 地址: | 3622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织物 染色 有机 染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织物染色的有机染料及其制备方法,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组成:3‑8%的染色剂、3‑5%的匀染剂、1.3‑1.6%的半乳液增稠剂、20‑25%助溶剂、2‑5%的分散剂、1‑2%的稳定剂,余量为水;所述染色剂为有机染料;所述匀染剂为异氰酸酯类化合物;所述半乳液增稠剂为增稠剂与乳化剂按照重量比为50:2‑3制备而成;所述助溶剂为有机溶剂;所述分散剂为阴离子分散剂或两性型分散剂。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制备半乳液增稠剂;S2染料研磨;S3制备有机染料。本发明具有染料应用范围广、存放时间久以及稳定性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染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织物染色的有机染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染料是能使纤维和其他材料着色的物质,染料分天然和合成两大类。染料是有颜色的物质。但有颜色的物质并不一定是染料。染料是能够使一定颜色附着在纤维上的物质,且不易脱落、变色。染料通常溶于水中,一部份的染料需要媒染剂使染料能黏着于纤维上。考古资料显示,染色技术于印度和中东已有超过五千年历史。当时的染料从动植物或矿物质而来,甚少经过处理。
染色牢度是衡量染色成品的重要质量指标之一,容易褪色的染色牢度低,不易褪色的染色牢度高。染色牢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化学结构。此外,染料在纤维上的物理状态、分散程度、染料与纤维的结合情况、染色方法和工艺条件等也有很大影响。染色牢度是指染色织物在使用过程中或在以后的加工过程中,染料或颜料在各种外界因素影响下,能保持原来颜色状态的能力。染色牢度是多方面的,对消费者来说,一般比较主要的包括:日晒、皂洗、汗渍、摩擦、刷洗、熨烫、烟气等牢度。
目前传统的染色方法是待染色纤维要在染料中浸泡很久,然后轧车和烘干,这些过程需要在不同的机台中完成,而且花费时间较长;另外,传统的染色工艺必须经过多次洗水去除浮在纤维表面未进入纤维内部的染料以及染色助剂,因此造成环境的污染以及资源的浪费,如果能实现瞬时染布而且染料可回收利用,将会大大缩短工时,提高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在现有技术中,染料的的适用范围虽广,但织物染色的附着度较小,易褪色,且染料的存放较为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织物染色的有机染料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染料应用范围窄、易褪色以及存放困难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用于织物染色的有机染料,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组成:
所述染色剂为CAS NO 12217-80-0、CAS NO 12223-23-3、CAS NO 12239-34-8和CAS NO 12217-79-7这四种染料。
所述匀染剂为异氰酸酯类化合物;
所述半乳液增稠剂为增稠剂与乳化剂按照重量比为50:2-3制备而成;
所述助溶剂为有机溶剂;
所述分散剂为阴离子分散剂或两性型分散剂。
匀染剂选择异氰酸酯类化合物,利于上色且上色均匀,对于大范围的染料均具有如此作用;半乳液增稠剂利于混合,在制备有机染料过程中搅拌时长减短,节约生产周期;助溶剂选择有机溶剂利于有机染料的溶解,加入助溶剂使其溶解度增大,溶解速率加快。
有机染料是有色的有机化合物,也分为天然和合成的两大类。现在常用的是合成有机染料,有机染料的品种多,色彩比较齐全,性能优于无机染料。
有机染料可分为单偶氮,双偶氮,色淀,酞菁或稠环染料等几大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晋江市维盛织造漂染有限公司,未经晋江市维盛织造漂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269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