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下荧光显微镜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623521.9 | 申请日: | 2021-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607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 发明(设计)人: | 俞小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博冠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21/16 | 分类号: | G02B21/16;G02B21/06;G02B21/00;G02B21/36 |
| 代理公司: | 广州容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6 | 代理人: | 潘素云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下 荧光显微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荧光显微镜,包括左边筒、右边筒、中间接筒、盖板、防水插头、把手、激光模组和成像模组;激光模组包含激光光源和驱动器,安装于左边筒内;成像模组包括相机、成相物镜和滤镜,安装于右边筒内;盖板安装于左边筒左端,盖板与左边筒的内测通过密封圈防水;防水插头安装于盖板上,防水插头和驱动器电连接;中间接筒中部部分镂空,镂空部分为样本空间,是成相物镜的成像范围;中间接筒中心靠近样本空间的两端设置有透明防水玻璃窗,光线可穿透;左边筒和右边筒之间通过中间接筒连接互通,内测通过密封圈防水,整个腔体保持密封。本发明水下作业深度可达到500m;无需染色试剂,利用激光激发藻类产生荧光,可拖曳作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微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下荧光显微镜。
背景技术
荧光显微镜是以一种或多种特定波长的激光为光源,用以照射被检物体,使之发出荧光,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物体的形状及其所在位置。
荧光显微镜用于研究细胞内物质的吸收、运输、化学物质的分布及定位等。细胞中有些物质,如叶绿素等,受紫外线照射后可发荧光;另有一些物质本身虽不能发荧光,但如果用荧光染料或荧光抗体染色后,经紫外线照射亦可发荧光,荧光显微镜就是对这类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的工具之一。
荧光显微镜是高能光源激发含有叶绿素的生物如藻类产生荧光后被物镜观察的显微镜,对于实验室研究藻类非常重要。现有的荧光显微镜研究藻类基本在实验室使用,需要加荧光染色剂使用;而且不能直接投放到水中。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水下荧光显微镜,在水面以下检测藻类分布,可以拖曳作业,实现大范围作业。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问题:
一种水下荧光显微镜,包括:
左边筒;
激光模组,包含激光光源和驱动器,安装于左边筒内,激光光源和驱动器电连接;
盖板,安装于左边筒左端并与左边筒扣接,盖板与左边筒的内测通过密封圈防水;
防水插头,安装于盖板上,防水插头和驱动器通过数据线缆连接;
右边筒;
成像模组,包括相机和成相物镜,安装于右边筒内,相机和成相物镜连接;左边筒的驱动器引出数据线缆穿过中间接筒给相机供电;
中间接筒,中部部分镂空,水流自由穿过,但不能进入腔体;镂空部分为样本空间,是成相物镜的成像范围;中间接筒中心靠近样本空间的两端设置有透明防水玻璃窗,分别为左透明防水玻璃窗和右透明防水玻璃窗,光线可穿透,透明防水玻璃窗与激光光源出射孔、成相物镜同轴;右边筒和左边筒之间通过中间接筒连接互通,内测通过密封圈防水,整个腔体保持密封。
进一步地,所述水下荧光显微镜还包括把手,所述把手与盖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圈为O型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水下荧光显微镜还包括滤镜,设置于右边筒内位于成相物镜的前端。
进一步地,所述防水插头共有13针,其中8针在内部与相机连接,外部与防水线缆连接后与电脑的网口连接传输图像,剩余5针中的2针外面接入数据线缆与水面上的电源连接,内部给激光光源与相机供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1、本发明在水面以下检测藻类分布,水下作业深度可以达到500m;
2、本发明无需染色试剂,利用激光激发藻类产生荧光;
3、本发明具有在线检测能力,可以拖曳作业,实现大范围作业。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博冠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博冠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235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