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玉米中提取玉米黄组分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620610.8 | 申请日: | 2021-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925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裴栋;邸多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青岛市资源化学与新材料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C09B61/00 | 分类号: | C09B61/00;C09B67/54 |
代理公司: | 北京识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75 | 代理人: | 曾庆国 |
地址: | 73003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玉米 提取 组分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从玉米或玉米加工副产物中提取玉米黄组分的方法,即利用绿色亲脂性低共熔溶剂和水的混合溶液作为提取溶剂,从而克服了传统提取方法中有机溶剂用量大、毒性有机溶剂残留和长期提取或加热回收溶剂过程中导致玉米黄类成分变性的缺陷。本发明利用亲脂性低共熔溶剂和水的混合溶液作为提取溶剂,利用常温提取技术,实现了玉米废渣中类胡萝卜素的高效提取,克服了传统提取方法中有机溶剂用量大、毒性有机溶剂残留和长期加热过程导致类胡萝卜素变性的缺陷。此外,本发明方法提取的玉米黄可以直接用于食品和化妆品类产品的添加,不需要复杂的溶剂回收工艺,为绿色、高效制备类胡萝卜素产品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天然产物提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从玉米或玉米加工副产物中提取玉米黄组分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玉米黄是一种从玉米或玉米淀粉加工副产物玉米黄粉中提取的一种天然色素。其为类胡萝卜色素类物质,主要成分包含有玉米黄素、叶黄素等。玉米黄具有抗氧化、预防黄斑衰退、治疗白内障、预防心血管疾病、增强机体免疫力、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等功效。在食品工业中,玉米黄素、叶黄素等类胡萝卜素作为天然食品色素逐渐取代柠檬黄和日落黄等合成色素,1996年玉米黄被列为允许添加食用的天然色素之一。《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玉米黄的最大添加量为5.0g/kg,因此,玉米黄色素作为功能性成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其提取研究也逐渐成为热点。
玉米黄的传统提取方法是利用乙醇或石油醚反复浸泡提取,收集浸泡液进行真空浓缩得到。但由于在玉米或玉米副产物中玉米黄通常是与玉米的蛋白紧密结合,玉米黄无法直接暴露,很难与有机溶剂相接触,导致提取效率低,提取时间长,导致玉米黄的变性。此外,由于大量有机溶剂的使用,导致玉米黄中的有机溶剂残留很容易超出食品添加剂的要求。另外,玉米黄素具有稳定性差、不溶于水、易分解等缺点,这些限制了玉米黄素在食品和化妆品工业中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从玉米或玉米加工副产物中提取玉米黄组分的方法,即利用绿色亲脂性低共熔溶剂和水的混合溶液作为提取溶剂,从而克服了传统提取方法中有机溶剂用量大、毒性有机溶剂残留和长期提取或加热回收溶剂过程中导致玉米黄类成分变性的缺陷。
本发明所提供从玉米或玉米加工副产物中提取玉米黄组分的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
1)将玉米或玉米副产物烘干后,粉碎制成玉米粉;
所述的烘干,是使水分含量小于10%;
2)将玉米粉投入连有管线式连续高剪切均质机的提取罐中,转速为3000-22000rpm,流速调至为50-1000L/h;
3)将有机溶剂与水的混合物溶剂为提取溶剂添加到提取罐中,提取温度为25-40℃;
4)提取结束后,静置,离心,取含有玉米黄的上相溶液;
5)向上相溶剂中加入水,充分混合后离心,待分层后,上相溶剂即为玉米黄提取物。
所述的低共熔溶剂与水的比例为3:1-1:3(体积比)。
所述的玉米粉与溶剂的料液比为1:3-1:10(质量/体积比)
所述的提取溶剂,其一种包含有油酸、辛酸和水或薄荷醇、乙酸和水;
其中油酸、辛酸和水的体积比为1:2;且油酸和辛酸的摩尔比为1:1。
本发明利用亲脂性低共熔溶剂和水的混合溶液作为提取溶剂,利用常温提取技术,实现了玉米废渣中类胡萝卜素的高效提取,克服了传统提取方法中有机溶剂用量大、毒性有机溶剂残留和长期加热过程导致类胡萝卜素变性的缺陷。此外,本发明方法提取的玉米黄可以直接用于食品和化妆品类产品的添加,不需要复杂的溶剂回收工艺,为绿色、高效制备类胡萝卜素产品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案。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青岛市资源化学与新材料研究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青岛市资源化学与新材料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206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