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支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14960.3 | 申请日: | 2021-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694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谭成;许寿贤;郭新宇;李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博迈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915 | 分类号: | A61F2/915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张延薇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架 系统 | ||
本申请适用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支架系统,本申请的支架系统包括多个短型支架,多个短型支架能够间隔安装在血管内部,以多个短型支架的形式分布支撑在病变血管段,相比现有长支架,减少了金属植入物,规避了血管弯曲、扭转和压缩等生理活动对支架影响,与此同时,为了克服自膨式支架定位偏差的问题,以及短型支架与血管壁接触有限,容易发生移位,本申请的短型支架包括锚定部,锚定部设置在支架本体的远端和/或近端,锚定部用于锚定血管的内壁,在支架释放过程中,帮助支架准确定位,在支架释放后,防止支架发生移位。总体来说,本申请减小了支架移位、断裂和再狭窄的风险,提高了定位准确性,整体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容易。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支架系统。
背景技术
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PAD)严重损害患肢功能并威胁患者的生存质量,显著增加冠状动脉疾病、脑卒中、主动脉瘤和肾功能不全的风险。其中,超过50%的此类病变需要进行血管内手术。普通球囊扩张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具有严重的弹性回缩和高再狭窄率问题,即使是药物球囊能降低发生概率,但仍需要植入支架来补救。市场上常用的外周血管支架系统针对病变血管释放一根长支架完全覆盖病灶,理论上可以支撑狭窄的血管,疏通堵塞血管;但长段支架植入存在支架断裂的风险,尤其是股腘动脉处,由于下肢的活动,支架植入后要承受拉伸、弯曲、扭转、压缩、脉动等复杂和严苛的生理载荷,大大增加了支架的断裂风险。另外有研究表明,由于血管的生理运动与支架的相互作用,支架内再狭窄与支架长度成正相关,支架的长度越长,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概率越高,影响远期血管的通畅和增加再次手术的难度。另外,市场上常用的外周血管支架系统都是自膨式支架,而自膨式支架在释放时往往存在因输送系统操作抖动、血管运动、支架弹跳等因素引起的支架定位偏差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架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外周自膨支架系统定位不准,在治疗下肢动脉尤其是股腘动脉时,易出现断裂,远期治疗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支架系统,支架系统包括多个短型支架,多个短型支架能够间隔安装在血管内部,短型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显影定位部,显影定位部位于支架本体中间位置,支架本体关于显影定位部对称;锚定部,锚定部设置在支架本体的远端和/或近端,锚定部用于锚定血管的内壁,在支架释放过程中,帮助支架准确定位,在支架释放后,防止支架发生移位。
可选地,支架本体的长度为5~20mm。
可选地,支架本体包括至少两组波形支撑环组,相邻两组波形支撑环组沿支架本体的轴向彼此连接;波形支撑环组包括第一波形支撑环和第二波形支撑环,第一波形支撑环设置于第二波形支撑环的远端;其中,波形支撑环的指向支架系统远端所在方向的结构为波峰,波形支撑环的指向支架系统近端所在方向的结构为波谷,第一波形支撑环的多个波谷与第二波形支撑环的波峰一一对应的连接。
可选地,位于支架本体的远端的波形支撑环组中的第一波形支撑环的多个波峰中包括多个第一波峰,第一波峰的峰高大于其他波峰的峰高,多个第一波峰间隔设置,锚定部设置在第一波峰上,并朝向支架系统远端所在的方向延伸。
可选地,位于支架本体的近端的波形支撑环组中的第二波形支撑环的多个波谷中包括多个第一波谷,第一波谷的谷深大于其他波谷的谷深,多个第一波谷间隔设置,锚定部设置在第一波谷上,并朝向支架系统近端所在的方向延伸。
可选地,相邻两个波形支撑环组之间设置有显影定位部,并通过显影定位部连接。
可选地,相邻的第二波形支撑环和第一波形支撑环一一对应,显影定位部包括多个显影环,显影环的轴线垂直于支架本体的轴线,并与支架本体的轴线相交,显影环的两端分别连接相邻设置的第二波形支撑环的波谷及第一波形支撑环的波峰;多个显影环沿支架本体的周向间隔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博迈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博迈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149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