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以提高烟气过滤效率的非均质滤棒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11127.3 | 申请日: | 2021-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454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周枫;蒋琛;凌孝存;李源章;吉雄;刘晓晖;荆华;郑红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江苏大亚滤嘴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D3/17 | 分类号: | A24D3/17;A24D3/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叶连生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龙华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以 提高 烟气 过滤 效率 非均质滤棒 | ||
本发明属于卷烟材料技术领域,涉及烟用滤棒,尤其涉及一种可以提高烟气过滤效率的非均质滤棒,由外包裹层、三个及以上内部过滤芯组成,按照接装烟支后的排列顺序,将内部过滤芯设为近烟丝段、中间段和近唇段,其中,所述近烟丝段和近唇段过滤芯的单位长度吸阻在200~500Pa/cm,所述中间段过滤芯的单位长度吸阻在20~200Pa/cm,近烟丝段和近唇段过滤芯的吸阻显著高于中心段过滤芯。本发明所公开的可以提高烟气过滤效率的非均质滤棒,可以大幅提升滤棒的过滤性能,降低卷烟危害。本发明所公开的可以提高烟气过滤效率的非均质滤棒,通过滤棒内部密度的变化以及结构的变化,能增加烟气在滤嘴中运动的复杂程度,显著提高滤棒的烟气吸附过滤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卷烟材料技术领域,涉及烟用滤棒,尤其涉及一种可以提高烟气过滤效率的非均质滤棒。
背景技术
烟用滤棒是由二醋酸纤维素丝束、增塑剂和成型纸制成的圆柱体滤棒,其内部滤芯的密度是均一的。近年来,卷烟降焦减害的趋势愈发明显,各大烟草公司都在积极探索降焦减害技术,开发新型降焦减害滤棒,并且成功研发出了沟槽滤棒、高透气度醋纤滤棒等具有降焦减害功能的滤棒。虽然沟槽滤棒因为瓦楞的存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滤芯的密度均一性,但是改变程度微乎其微。整体上来看,前述两种主要的降焦减害滤棒的滤芯密度仍然是均一的。
烟气在滤嘴中运动的时候,被滤棒内部二醋酸纤维丝束在增塑剂作用下形成的网状结构物理截留加热不燃烧烟草制品,由于滤棒内部呈均质状态,烟气在滤棒中的运动路径相对有序。研究表明,烟气在滤棒中的运动路径越复杂,烟气中的有害物质被滤棒吸附的概率越高,即滤棒的吸附能力越强。目前,上市销售的滤棒不具备大幅度改变烟气运动路径的能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公开一种可以提高烟气过滤效率的非均质滤棒,可以大幅提升滤棒的过滤性能。
一种可以提高烟气过滤效率的非均质滤棒,由外包裹层、三个及以上内部过滤芯组成,按照接装烟支后的排列顺序,将内部过滤芯设为近烟丝段、中间段和近唇段,其中,所述近烟丝段和近唇段过滤芯的单位长度吸阻在200~500Pa/cm,所述中间段过滤芯的单位长度吸阻在20~200Pa/cm。
本发明较优公开例中,所述内部过滤芯以首尾无缝相接的形式排列,或者在所述近烟丝段与中间段之间、和/或所述中间段与近唇段之间设有空腔,所述空腔长度在3~10mm之间。
本发明较优公开例中,所述内部过滤芯包括但不限于颗粒滤棒、醋纤滤棒、沟槽滤棒、爆珠滤棒、芯线滤棒、凝胶滤棒、纸质滤棒、空管滤棒、盲孔滤棒、外槽中孔滤棒等,所述内部过滤芯的长度在3~25mm之间。
本发明较优公开例中,所述颗粒滤棒中添加的颗粒包括但不限于活性炭、膨胀烟梗颗粒、咖啡颗粒、淀粉颗粒、微晶纤维素颗粒、蔗糖颗粒、红枣颗粒等,颗粒的粒径在14~140目之间。
本发明较优公开例中,所述爆珠滤棒中所添加的爆珠为空心液体珠或实心缓释珠。
本发明较优公开例中,所述沟槽滤棒中沟槽的结构是截点式沟槽、全通沟槽或者螺旋沟槽中的任意一种,沟槽截面为梯形或三角形。
本发明较优公开例中,所述外包裹层是单位面积重量在20g/㎡~150g/㎡、透气度在0~ 30000CU之间的成型纸。所述外包裹层可以是纤维素纸,也可以是其他膜材料制成的纸。
本发明较优公开例中,所述内部过滤芯由二醋酸纤维素丝束、聚丙烯纤维丝束、聚乳酸丝束或其他形式纤维丝束中的一种或多种制成,也可以由纸或者膜材料制成。
本发明较优公开例中,所述非均质滤棒的直径在4~9mm,长度在30~160mm之间。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江苏大亚滤嘴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深圳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江苏大亚滤嘴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111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