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逻辑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08499.0 | 申请日: | 2021-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810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睿;马中云;尉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大同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23/02 | 分类号: | G05B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38 | 代理人: | 孙宝海;李建忠 |
地址: | 037038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逻辑 检测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便携式逻辑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司机控制器,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限定有能够与所述司机控制器连接的连接结构;逻辑检测电路,设置于所述安装架,所述逻辑检测电路配置为能与所述司机控制器电连接并能检测所述司机控制器;电池,设置于所述安装架,所述电池与所述逻辑检测电路电连接,且配置为能向所述逻辑检测电路供电。本申请提供的便携式逻辑检测装置,结构简单、产品零部件数量少,具有体积小、重量低、制造方便、成本低的优点。并且将逻辑检测电路和电池均设置于安装架上,实现产品的集成化、小型化,使得产品易携带、易转移,在对轨道沿线车辆检测的场景中更具优势。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司机控制器测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逻辑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司机控制器的逻辑检测的设备,大多结构复杂,设备体积较大,不便于携带、转移。并且检测设备与司机控制器之间的接线复杂,准备工作量大,工作质量和效率也低。同时在测量时还需外加电源,这样不但存在测试人员由于接线错误导致断路烧坏司机控制器及相关仪器的风险,同时还存在测试人员触电的风险。
申请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便携式逻辑检测装置,方便对司机控制器进行测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提供一种便携式逻辑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司机控制器,包括:
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限定有能够与所述司机控制器连接的连接结构。
逻辑检测电路,设置于所述安装架,所述逻辑检测电路配置为能与所述司机控制器电连接并能检测所述司机控制器。
电池,设置于所述安装架,所述电池与所述逻辑检测电路电连接,且配置为能向所述逻辑检测电路供电。
根据本申请一技术方案,所述逻辑检测电路包括:
多个连接柱,多个所述连接柱能够与所述司机控制器的多个引脚一对一地电连接,以检测与之电连接的所述引脚的导通或断开。
输出单元,与多个所述连接柱电连接,所述输出单元对多个所述连接柱的检测结果进行输出。
根据本申请一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架构造成一端具有开口的凹槽结构。
所述连接柱具有接触端,所述连接柱与所述凹槽结构相连,且所述接触端朝所述开口凸伸。
所述连接结构包括锁紧件,所述锁紧件适于将所述凹槽结构锁紧于所述司机控制器上。
根据本申请一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柱构造有弹性结构,所述弹性结构配置为能提供将所述接触端压向所述引脚的弹性力。
或者,所述便携式逻辑检测装置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连接所述凹槽结构和所述连接柱,当所述连接柱与所述引脚接触,所述连接柱能运动使所述弹性件弹性压缩。
根据本申请一技术方案,所述凹槽结构具有顶壁,所述顶壁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相背分布,其中,所述开口位于所述第一面的一侧,所述输出单元包括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二面上。
根据本申请一技术方案,所述凹槽结构包括:
第一侧板。
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一侧板间隔设置。
连接板,位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之间并连接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所述逻辑检测电路和所述电池分别安装于所述连接板上。
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中任意一个或两个上设有连接孔,所述锁紧件穿过所述连接孔以将所述安装架锁定于所述司机控制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大同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未经中车大同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084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夜间车辆图像增强的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新型增粘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