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离子液体式氢气压缩机冷却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03742.X | 申请日: | 2021-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785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周黎明;张燕舞;王响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和瑞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39/06 | 分类号: | F04B39/06;F04B39/12;F04B3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8600 湖北省黄冈市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子 液体 氢气 压缩机 冷却 装置 | ||
本发明专利提供的一种离子液体式氢气压缩机冷却装置,气体压缩时会发热,现有的压缩机多采用高压缸外部冷却或后端冷却的方式。不能很好的冷却压缩腔内的压缩气体,这导致压缩机输出的气体温度较高,降低了压缩机的输出效率。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置于压缩缸筒中的冷却装置,冷却效果更好,能大大提高气体压缩机的输出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提供的一种离子液体式氢气压缩机冷却装置, 属于气体压缩机领域,特别适用于加氢站离子压缩机。
背景技术
压缩机在气体增压、储运、充装环节使用广泛,气体压缩时会发热,现有的压缩机多采用高压缸外部冷却或后端冷却的方式,不能很好的冷却压缩腔内的压缩气体,这导致压缩机输出的气体温度较高。相同容积的气体,温度越高重量越低,不能很好的降低压缩缸内的气体温度,就降低了压缩机的输出效率。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置于压缩缸筒中的冷却装置,冷却效果更好,能大大提高气体压缩机的输出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现有的压缩机输出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离子液体式氢气压缩机冷却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离子液体式氢气压缩机冷却装置主要包括压缩机高压缸筒、活塞、活塞杆、离子液、内置导热器、冷却水套和上缸盖。
优选的,所述压缩机高压缸筒为中空管状结构,其下部设置有下缸盖,上方设置有所述上缸盖。所述上缸盖上设置有气体入口、气体出口和离子液注入口。所述气体入口、气体出口和离子液注入口均设置有相应的单向阀。
优选的,所述压缩机高压缸筒内部上方设置有所述内置导热器,所述内置导热器贴近所述上缸盖,所述压缩机高压缸筒内壁上有定位台阶用于安装所述内置导热器。
优选的,所述内置导热器为圆柱形蜂窝结构。所述内置导热器轴向方向设置有若干通孔,成蜂窝状排列。
优选的,所述压缩机高压缸筒内部下方设置有所述活塞和活塞杆,所述活塞上方设置有离子液。所述离子液体积大于所述内置导热器所有空隙的体积。所述活塞上下运动时所述离子液随所述活塞上下运动,所述离子液经过所述内置导热器的蜂窝孔,并填满所述压缩机高压缸筒剩余内部空间,将气体增压并排除。
所述内置导热器为其蜂窝结构,其充分与气体和离子液接触换热,并且其表面积足够大,能够大量吸收气体的发热。并将热量传到给所述压缩机高压缸筒。
优选的,所述压缩机高压缸筒外围设置有所述冷却水套,所述冷却水套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冷却水套与所述压缩机高压缸筒长度基本相等,两端设置有密封圈,与所述压缩机高压缸筒外壁之间形成密封。冷却水在所述压缩机高压缸筒与所述冷却水套之间的环状空间内流动,将热量带走。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离子液体式氢气压缩机冷却装置,能够更好的在压缩缸内降低被压缩气体的温度,能大大提高气体压缩机的输出效率。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 为内置导热器5结构图;
图中:缩机高压缸筒1、活塞2、活塞杆3、离子液4、内置导热器5、冷却水套6、上缸盖7和下缸盖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介绍和说明。
如图1所示
一种离子液体式氢气压缩机冷却装置, 主要包括缩机高压缸筒1、活塞2、活塞杆3、离子液4、内置导热器5、冷却水套6、上缸盖7和下缸盖8。所述阀体为中空结构,
所述压缩机高压缸筒1为中空管状结构,其下部设置有下缸盖8,上方设置有所述上缸盖7。所述上缸盖7上设置有气体入口、气体出口和离子液注入口。所述气体入口、气体出口和离子液注入口均设置有相应的单向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和瑞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和瑞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0374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