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虚拟银行网点管理方法及相关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01730.3 | 申请日: | 2021-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551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周添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40/02 | 分类号: | G06Q40/02;G06F30/27;G06F16/27;H04L12/66;G06F11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陈洪艳;刘芳 |
地址: | 10014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虚拟 银行 网点 管理 方法 相关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一种虚拟银行网点管理方法及相关装置,可用于人工智能领域。该方法包括:采集物理银行网点数据,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集成处理得到同构的物理银行网点数据,然后基于该同构的物理银行网点数据建立物理银行网点的数字孪生模型,得到物理银行网点所对应的虚拟银行网点,另外,用户可以通过访问该虚拟银行网点进行虚实交互,并根据用户访问数据分析最优的网点布局和产品服务客户体验设计。该虚拟银行网点办理业务的场景和物理银行网点基本一致,可以支持不同年龄段的用户随时访问和办理目标业务,提高了用户办理业务的效率,还可以提高用户和银行的交互成功率,使用户办理业务时更加智能化和便捷化。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人工智能的数字孪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虚拟银行网点管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与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客户通过手机银行就可以获取各种金融服务,并办理银行相关业务。
手机银行包括各种金融业务功能,例如,手机银行不仅包括查询、转账、汇款、缴费、临时挂失等基础功能,还包括基金理财、商业支付、网上购物等其他功能,这些金融业务功能可以通过手机界面显示,用户根据手机界面显示的金融业务功能来办理相应的业务。
但由于手机银行的业务功能很多,需要运用多个手机界面才能完整地显示这些功能,当用户办理目标业务时,可能需要从这多个手机界面中仔细查找才能发现该目标业务在手机界面中的显示位置,影响用户办理目标业务的效率。除此之外,有些中老年人可能因为不了解手机银行办理业务的具体流程而放弃运用手机银行办理目标业务,导致用户和银行的交互成功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虚拟银行网点管理方法及相关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手机银行办理业务时导致业务办理效率和交互成功率低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虚拟银行网点管理方法,包括:获取物理银行网点数据,所述物理银行网点数据包括物理银行网点的多个组成单元中每个组成单元的元素属性信息,所述多个组成单元包括以下组成单元中一种或多种:人员、业务流程、设备、场地环境,所述元素属性信息包括静态信息和动态信息,所述静态信息包括身份信息、属性信息和几何信息,所述动态信息包括状态信息、位置信息和过程信息;对所述物理银行网点数据中的多源异构数据进行集成处理,以得到同构的物理银行网点数据;存储所述同构的物理银行网点数据,所述同构的物理银行网点数据用于构建所述物理银行网点的数字孪生模型以得到所述物理银行网点所对应的虚拟银行网点。
本申请中,通过获取物理银行网点数据,并对物理银行网点数据进行集成和存储处理,可以得到同构的物理银行网点数据,然后对该物理银行网点数据进行模型训练,构建物理银行网点的数字孪生模型,从而为数字孪生模型的构建提供数据基础。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物理银行网点数据是通过传感器装置采集的,并通过多协议网关实现传感器装置与物理银行网点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多协议网关可以支持将不同类型、不同协议的传感器装置转化为统一的通讯方式,并将其统一接入到对应的物理银行网点设备,实现不同类型、不同协议的传感器装置与物理银行网点设备之间的连接。除此之外,该多协议网关还可以提供连接数据基础层的端口,让一些原本无法联网的物理银行网点设备或未实现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TCP)和网络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的物理银行网点设备接入到网络或系统中。
本方法中,对所述物理银行网点数据中的多源异构数据进行集成处理,包括:利用元数据映射机制,将所述多源异构数据映射到预设的逻辑空间,得到所述同构的物理银行网点数据。
对所述物理银行网点数据中的多源异构数据进行集成处理,使这些互相关联的多源异构数据集成到一起,保证用户能够以透明的方式访问这些数据,这样不仅可以维护物理银行网点数据整体上的数据一致性,还可以提高物理银行网点数据共享利用的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017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用织物洗涤用自动运输系统
- 下一篇:一种后补式冷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