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吸式交联弹性纤维胶囊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99350.0 | 申请日: | 2021-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239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朱沫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沫 |
主分类号: | A23L33/125 | 分类号: | A23L33/125;A23L33/10;A23P10/28;A23P10/30;A23P20/17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刘丹舟 |
地址: | 30000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联 弹性 纤维 胶囊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吸式交联弹性纤维胶囊组合物,所述组合物由内向外依次包括交联弹性纤维球、透液膜胶囊和包裹在透液膜胶囊外部的非水溶性保护膜,透液膜胶囊包括全透膜胶囊和半透膜胶囊,优选半透膜胶囊,非水溶性保护膜包括醇溶性保护膜和酯溶性保护膜。将上述应用于防醉酒的乙醇吸收中,制备一种具有预防醉酒的乙醇吸收组合物,能够将酒精饮品中乙醇的第一种伤害以及第二种伤害降低到最低。该组合物可以实现绝大多数醇类或部分油类物质的分离吸收并防止其吸收的物质再次在肠道内扩散,其应用范围可扩展到化学提取,生物医药领域等,而不仅仅局限于目前的解酒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组合物领域,涉及食用级功能性组合物,尤其是一种自吸式交联弹性纤维胶囊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含酒精饮料渗透于整个人类的文明史中,可以说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从文学艺术创作、文化娱乐到饮食烹饪、养生保健等各方面都在中国人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
但过度饮酒弊大于利,当酒精大量进入人体时,乙醇不能及时的代谢,随着血液循环到达大脑中枢神经系统,使得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抑制,进而渐及延脑和脊髓,抑制血管运动中枢、麻痹呼吸中枢及心脏,使血管扩张,最后致呼吸和循环衰竭;大量的乙醇摄入还可能增加心肌耗氧量,使心肌纤维出现坏死、间质纤维化及线粒体受损而致心律紊乱,甚至造成心肌病。
同时,乙醇氧化生成乙醛是对人体的第二次伤害,乙醛是酒精中毒的罪魁,它刺激人体肥大细胞,使人面红耳赤、头晕头痛、伤及肝脏、心脑血管及脑神经系统,随时人体内乙醛脱氢酶含量较少,乙醛将大量堆积在肝脏中,其毒性是乙醇的10倍。当乙醛达到一定的量将会危及生命。
同样摄入过多的油脂类食品也会造成各类心血管疾病,从而严重影响人类健康。
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饮酒过量和过度摄入油脂类食品产生的各种不良后果,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提供解决方案:
1、促进乙醇向乙酸吸收,即促进肝脏内的酶即ADH的生物活性,主要对酒精进行氧化解毒,对饮酒后出现的腹痛、头痛、恶心等头部及肠胃系统问题没有效果或效果不够充分,对氧化过程中产生的乙醛危害应对不足。
2、降低或缓解人体各器官不良反应如CN201711208150.一种具有解酒护肝作用的凝胶糖果、制备方法和应用,此种方法是一种被动化学方式,酒精吸收呈现不确定性,无法从根本上缓解酒精伤害问题。
3、将人体内的乙醇进行吸附,如CN99115817.2活性炭作为解酒剂的应用,此项发明申请涉及醒酒或解酒的方法,特别是用活性炭作为解酒剂,此种方法没有考虑吸附剂对除乙醇外其他物质的吸附作用,因此此方法基本无效。
4、通过服用各类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提取物或提高其活性,如CN201710915182.9一种解酒护肝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该技术是直接或者促进乙醇的吸收,此种方法吸收环节较多,且无法降低氧化中间产物乙醛的危害,并且脱氢酶容易在胃酸环境中变质失效,因此解酒效果很差。
5、提高乙醇吸收率及避免再次泄漏乙醇,CN201610325153.2敏感凝胶固体酒及其制备和复原方法,此项发明利用敏感凝胶骨架同时吸收乙醇-水混合物无法保证乙醇不会再次从骨架中被水分子再次竞争性吸收,因为水的极性很大,并且在肠道中未经预先压缩且覆膜的凝胶骨架受力性能较差,容易受到挤压而导致乙醇-水被挤出后重新进入肠道,因此此项发明实际效果很差。
6、在减少脂肪摄入方面,CN200620024914.2可降解自膨胀减肥水凝胶囊,该囊袋中装有高吸水树脂和影像学指示物,此方法只是达到饱腹感无法将油脂吸收并最终排出身体。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沫,未经朱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993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