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PU双制层水晶镜面革及其贴合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97867.6 | 申请日: | 2021-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174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0 |
发明(设计)人: | 曾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盛国(东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N3/14 | 分类号: | D06N3/14;D06N3/00;B32B33/00;B32B7/12;B32B7/0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范小艳;徐勋夫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u 双制层 水晶 镜面革 及其 贴合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PU双制层水晶镜面革及其贴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基布上方涂覆湿法PU层;步骤二:将干法PU纹路层涂覆在湿法PU层上方;步骤三:在干法PU纹路层上方套印印刷层,获得第一阶段半成品;步骤四:在镜面离型纸上方涂覆透明色聚氨酯弹性体浆料后烘干形成透明色聚氨酯弹性体,在透明色聚氨酯弹性体上方涂覆聚氨酯浆料烘半干做为黏着层,获得第二阶段半成品;步骤五:在第一阶段半成品的印刷层上注入助剂后再贴合第二阶段半成品的黏着层;步骤六:将气泡排挤出第一阶段半成品和第二阶段半成品复合后的外表面,再依次通过贴合‑烘干‑冷却而制成PU双制层水晶镜面革,其主要是通过各步骤的设计,其具有水晶感强、通透性好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合成革制作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PU双制层水晶镜面革及其贴合方法。
背景技术
PU合成革又称聚氨酯合成革,一般用基布与聚氨酯涂覆层构成,广泛使用于做箱包、服装、鞋、车辆和家具,其应用范围之广,数量之大,品种之多是传统的天然皮革无法满足,但现有的PU双制层水晶镜面产品却无法广泛生产使用,主要是由于聚氨酯本身的原因其生产易产生气泡空白点造成通透度不佳、效率低、成本高,客户可选择的纹路较少,一般只适用于细纹路,稍深纹路容易产生异常。
因此,需要研究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PU双制层水晶镜面革及其贴合方法,其通过各层结构及制作步骤的设计,来增加产品的水晶感通透度及舒软感,减少原有气泡异常提高通透度及效率,贴合后的PU双制层革其具有水晶感强、通透性好、极少产生气泡、手感佳、生产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PU双制层水晶镜面革,包括有由下而上依次复合设置的基布、湿法PU层、干法PU纹路层、印刷层、黏着层、透明色聚氨酯弹性体。
一种如上述PU双制层水晶镜面革的贴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基布上方涂覆湿法PU层;
步骤二:将干法PU纹路层涂覆在湿法PU层上方;
步骤三:在干法PU纹路层上方套印印刷层,获得第一阶段半成品;
步骤四:在镜面离型纸上方涂覆透明色聚氨酯弹性体浆料后烘干形成透明色聚氨酯弹性体,在透明色聚氨酯弹性体上方涂覆聚氨酯浆料烘半干做为黏着层,获得第二阶段半成品;
步骤五:在第一阶段半成品的印刷层上注入助剂后再贴合第二阶段半成品的黏着层;
步骤六:将气泡排挤出第一阶段半成品和第二阶段半成品复合后的外表面,再依次通过贴合-烘干-冷却而制成PU双制层水晶镜面革。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步骤一中:首先,将基布预湿,预湿后,挤干-烫平使基布含湿量保持在80%-95%;接着,在浸湿后的基布上涂覆PU湿法浆料,再依次通过凝固-水洗-烘干,制成PU湿基材。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通过预湿液将基布预湿。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预湿液为10%-25%的DMF水溶液。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印刷层为双色印刷层。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各层结构及制作步骤的设计,采用透明色聚氨酯弹性体树脂,来增加产品的水晶感通透度及舒软感,且在干法层纹路表面上注入助剂再贴合透明色聚氨酯弹性体,将气泡排挤出PU革表面,减少原有气泡异常提高通透度及效率,同时,贴合后的PU双制层革其具有水晶感强、通透性好、极少产生气泡、手感佳、生产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盛国(东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盛国(东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978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