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体废物收集管理设备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96277.1 | 申请日: | 2021-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237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何伟康;邢益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润淳环境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9/28 | 分类号: | B30B9/28;B30B15/30;B30B15/32;B30B15/00;B09B3/32 |
代理公司: | 南京常青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86 | 代理人: | 袁夫文 |
地址: | 21139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体废物 收集 管理 设备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固体废物收集管理设备及其方法,包括圆形转台、固定围壳、活动围壳、顶端罩盖,连接缸驱动固定围壳和活动围壳对接后与圆形转台、顶端罩盖组合形成一柱形腔室;圆形转台上设置有用于将柱形腔室均匀分隔为四组腔室单元的十字型隔板,每组腔室单元内均设有一组卡和定位在十字型隔板内的直角刮板;活动围壳的上安装有用于定位直角刮板的定位缸,四组腔室单元分别为接料区、冲压区、出料区和留白区;接料区的顶端开口用于承接由粉碎机构粉碎后的固体废物;冲压区的顶端安装有用于对粉碎后的固体废物进行冲压处理的冲压机构,本发明能够承接固态废物粉碎机构,实现自动化收集管理,且利于打包运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物收集管理设备,尤其是一种固体废物收集管理设备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固体废物的产生已成为不可避免的存在,而其产生的地点也较为分散,因此为了节省人力物力,则需要对各个地方的固体废物进行收集后集中处理操作,因此则会涉及到对于各个地方的固体废物进行收集管理的工艺,而用以实现其上工艺操作的固体废物收集管理设备的研发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专利一种固体废物粉碎装置(公告号为CN210815519U)包括箱体,所述的箱体内设有粉碎箱和收集箱,所述的粉碎箱位于所述的收集箱上方,所述的粉碎箱上方设有旋转电机,所述的旋转电机下方连接有旋转轴,所述的旋转轴位于所述的粉碎箱内,所述的旋转轴下端连接有粉碎电机,所述的粉碎电机连接有粉碎器,所述的粉碎器上设有粉碎叶,所述的旋转轴与设于所述的粉碎箱上方的旋转机构连接,所述的旋转机构一侧设有进料口,所述的进料口上方设有进料仓,所述的进料口下方连接有下料通道,这种固体废物粉碎装置,普遍能够方便后续对于固体废物的收集,方便收纳,但是如何实现对于粉碎过后的自动化收集、收纳管理,在此专利中并未公开相关内容。
因此急需一种能够承接固态废物粉碎机构,实现自动化收集管理,且利于打包运输的固体废物收集管理设备及其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固体废物收集管理设备及其方法,能够承接固态废物粉碎机构,实现自动化收集管理,且利于打包运输。
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固体废物收集管理设备及其方法,包括圆形转台、固定围壳、活动围壳、顶端罩盖,顶端罩盖固定盖合在固定围壳的顶端;
固定围壳外侧安装有两组连接缸,活动围壳的两端设有两组与连接缸驱动相连的连接块;连接缸驱动固定围壳和活动围壳对接后与圆形转台、顶端罩盖组合形成一柱形腔室;
圆形转台上设置有用于将柱形腔室均匀分隔为四组腔室单元的十字型隔板,每组腔室单元内均设有一组卡和定位在十字型隔板内的直角刮板;
活动围壳的上安装有两组定位缸,直角刮板的两端固定有定位块,圆形转台驱动十字型隔板和直角刮板旋转到位后,定位缸启动驱动顶端定位销与定位块的定位孔插设定位;
四组腔室单元分别为接料区、冲压区、出料区和留白区;
接料区的顶端开口处用于承接由粉碎机构粉碎后的固体废物;
冲压区的顶端安装有用于对粉碎后的固体废物进行冲压处理的冲压机构;
出料区的一侧设有出料平台,出料平台上设有滑轨,连接缸驱动活动围壳和直角刮板组成的出料区沿滑轨滑动到出料平台上方,且在出料后,连接缸驱动直角刮板返回贴合十字型隔板,定位缸驱动定位销脱离定位孔后,圆形转台驱动旋转90°,进入留白区完成一个循环。
优选的,还包括外箱体、间隔滑板、出料口、接料箱、顶推滑缸,圆形转台、固定围壳、活动围壳、出料平台置于外箱体内,间隔滑板的一端与安装在外箱体内的顶推滑缸驱动相连,其滑动连接在出料平台上,且用于盖合在出料平台上的出料口上,出料平台的底部还设置有用于承接由出料口处出料的接料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润淳环境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润淳环境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962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