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底吹短流程炼铜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94190.0 | 申请日: | 2021-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343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汪金良;罗仙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B9/05 | 分类号: | C22B9/05;C22B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410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底吹短 流程 炼铜 技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底吹短流程炼铜技术,在单台底吹炉中完成铜锍吹炼和阳极精炼过程,得到合格阳极铜,减少了热态物料倒运,减少了操作工序,减少了热损失;通过过吹炼技术、掺氮精炼技术,大幅缩短阳极精炼周期。本发明实现了高效短流程炼铜,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大幅节约能耗,减少碳排放,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底吹短流程炼铜技术,属于铜冶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底吹炉是重要的铜精矿冶炼装备,其炉型为可回转的卧室圆筒炉,底部设有多个气体喷抢,侧端设置有加料口,另一侧端设置有产物出口和排渣口,上端设有烟气出口。底吹炉具有良好的反应热力学和动力学条件,被广泛应用于铜冶炼企业。
当前,底吹炉多被用于进行造锍熔炼或铜锍吹炼,至今还没有用于阳极精炼。底吹吹炼得到的粗铜,往往通过包子转运到阳极精炼炉,存在“热-冷-热”能量浪费现象,同时由于阳极精炼炉结构特征,反应动力学条件差,阳极精炼过程往往需要进行1小时-5小时的氧化段和4小时-5小时的还原段,作业周期长,生产效率低,能源消耗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底吹短流程炼铜技术,在单台底吹炉中完成铜锍吹炼和阳极精炼过程,得到合格阳极铜,减少了热态物料倒运,减少了操作工序,减少了热损失;通过过吹炼技术、掺氮精炼技术,大幅缩短阳极精炼周期,实现高效短流程炼铜,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大幅节约能耗,减少碳排放。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在单台底吹炉中分别完成以下炼铜工序:
(1)在底吹吹炼造铜期到达终点后,继续通入空气或富氧1min至5min,使粗铜含氧(O)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4%至0.6%,含硫(S)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1%至0.3%。
(2)通入氮气5min-10min,对粗铜液进行搅动,使S和O发生激烈的交互反应,并发生造渣反应。
(3)停止氮气通入,将得到的炉渣排出。
(4)排渣后,同时从不同底部喷枪分别通入还原气体和氮气30min-60min,使粗铜中含氧(O)质量百分比含量小于0.1%。
(5)停止还原气体和氮气通入,进行阳极浇铸。
本发明具有如下显著优点和有益效果:
(1)在单台底吹炉中完成铜锍吹炼和阳极精炼过程,得到合格粗铜,改变当前铜锍吹炼和阳极精炼在不同炉中完成的状况,减少了热态物料倒运,减少了操作工序,减少了热损失。
(2)利用底吹炉良好的反应热力学和动力学条件,弥补阳极精炼炉反应动力学条件差缺陷,提高阳极精炼效率,提升整体生产率。
(3)利用过吹炼技术,通过适度延长底吹吹炼时间,控制粗铜组分,并采用掺氮精炼技术,利用底吹炉底部喷吹气体特征,用氮气搅动炉体中的高温液体,使之发生激烈反应,大幅减少阳极精炼的生产周期,由5小时-8小时缩减到1小时-2小时。
(4)本发明解决了传统吹炼和精炼不衔接、不流畅、不连续等问题,实现了底吹吹炼和精炼一体化高效短流程炼铜,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大幅节约能耗,减少碳排放,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理工大学,未经江西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941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刚性结构的电机
- 下一篇:一种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