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加密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以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93802.4 | 申请日: | 2021-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630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田洋;杨本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六方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六方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40 | 分类号: | H04L9/40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14 | 代理人: | 张婷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加密 传输 方法 装置 终端设备 以及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加密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以及存储介质,所述数据加密传输方法应用于工业生产系统中的远程系统,所述工业生产系统中还包括总部系统,通过获取所述远程系统中的远程控制系统内的数据,并将所述数据转换为网络明文报文;通过所述远程系统中的数据安全传输模块对所述网络明文报文进行加密,得到加密报文;将所述加密报文发送至所述总部系统,以供所述总部系统中的安全网关对所述加密报文进行解密,得到所述网络明文报文,并将所述网络明文报文发送至所述总部系统中的控制中心。本发明解决了远程数据传输设备与控制中心之间数据传输的安全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加密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智能油气田、智能电网、环境检测等工业环境中,数以万计的远程控制系统(Remote Terminal Unit,RTU)得到应用,而这些RTU与控制中心的通信则依靠了一种名为远程数据传输设备(Data Transfer unit,DTU)的装置。DTU的主要功能是将远程控制系统的串口数据转换成IP(Internet Protocol,网际互连协议)报文,通过无线的方式同控制中心进行通信,达成控制中心对远程控制系统的监测、控制。在互联网日益发展的今天,DTU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它为各行业以及各行业之间的信息、产业融合提供了帮助。
当前市场上的DTU产品和控制中心的通信均是以明文方式进行,导致控制中心下发给RTU的指令、RTU上报给控制中心的数据全部暴露在互联网中,一旦攻击者对这些数据进行劫持并对其进行修改,就会出现远程控制系统执行了错误或异常的指令,或是控制中心获取了错误的远程控制系统数据,将会直接影响到工业生产系统的安全。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解决数据传输设备与控制中心之间的数据传输安全问题的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加密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以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远程数据传输设备与控制中心之间数据传输的安全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加密传输方法,所述数据加密传输方法应用于工业生产系统中的远程系统,所述工业生产系统中还包括总部系统,所述数据加密传输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远程系统中的远程控制系统内的数据,并将所述数据转换为网络明文报文;
通过所述远程系统中的数据安全传输模块对所述网络明文报文进行加密,得到加密报文;
将所述加密报文发送至所述总部系统,以供所述总部系统中的安全网关对所述加密报文进行解密,得到所述网络明文报文,并将所述网络明文报文发送至所述总部系统中的控制中心。
可选地,所述数据加密传输方法还包括:
接收由所述控制中心发出并经过所述安全网关加密的加密指令;
通过所述数据安全传输模块对所述加密指令进行解密,得到网络报文;
将所述网络报文转换为终端指令,并将所述终端指令发送至所述远程控制系统。
可选地,所述获取所述远程系统中的远程控制系统内的数据,并将所述数据转换为网络明文报文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通过所述数据安全传输模块与所述安全网关进行协商,得到协商内容;
根据所述协商内容建立安全加密隧道,以通过所述安全加密隧道对所述网络明文报文进行加密传输。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解密指令转换为串口指令,并将所述串口指令发送至所述远程控制系统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网络报文的链路层、网络层以及传输层进行剥离,得到所述终端指令;
通过串行接口将所述终端指令发送至所述远程控制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六方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六方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六方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六方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938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