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对非连续E1数据的同步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93553.9 | 申请日: | 2021-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923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徐林;郑成辉;赖海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控维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7/00 | 分类号: | H04L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泰普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0 | 代理人: | 方晓雯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对 连续 e1 数据 同步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针对非连续E1数据的同步方法及系统,其中所述方法具体包括:步骤1、接收外界数据并存储至移位寄存器;步骤2、对接收的外界数据进行时隙边界锁定与帧边界锁定;步骤3、根据帧边界锁定结果,选择重新开启时隙边界锁定还是将同步后的数据进行存储,并在速率调整后输出;步骤4、对同步后的数据进行空闲判定;步骤5、根据空闲判定结果,选择开启下一段非连续E1数据搜索还是继续将同步后数据存储。本发明通过将搜索策略划分为时隙边界锁定、帧边界锁定以及数据存储等步骤,针对非连续E1数据的同步问题,采用不存储本地码而实现对空闲数据以及帧头位置的搜索的方法,即空闲判定以及帧头判定,规避了虚检带来的不准确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对非连续E1数据的同步方法及系统,特别是涉及通信数据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E1是欧洲提出的电信网一次群传输标准,包含有30路脉冲编码调制数据,主要提供2M的语音通信服务。为了支持电信网的数据传输,在几乎所有的卫星调制解调器产品中都提供了有符合G.703标准的E1数据接口。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相比较于地面网,卫星链路中传输的E1数据更加容易呈现出非连续的情况,在此状态下,有效数据的长度以及有效数据之间的间隔都会呈随机状态,从而无法进入同步阶段。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提出一种针对非连续E1数据的同步方法及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同时通过设计了在不存储本地码而实现对空闲数据以及帧头位置的搜索的方法,即空闲判定以及帧头判定,通过搜索策略规避了虚检带来的不准确。
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针对非连续E1数据的同步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接收外界数据并存储至移位寄存器;
步骤2、对接收的外界数据进行时隙边界锁定与帧边界锁定;
步骤3、根据帧边界锁定结果,选择重新开启时隙边界锁定还是将同步后的数据进行存储,并在速率调整后输出;
步骤4、对同步后的数据进行空闲判定;
步骤5、根据空闲判定结果,选择开启下一段非连续E1数据搜索还是继续将同步后数据存储。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实现方式中,针对步骤1接收到的外界数据进行状态分析并做出对应的处理方式。进一步的,接收的数据包括以下情况:
情况一、接收到空闲数据,或者满足空闲判定的有效数据;
情况二、接收到不包含满足空闲判定的有效数据,但是已经是有效帧末尾,很快将会由有效占用转换到空闲状态;
情况三、接收到不包含满足空闲判定的有效数据且有效帧的长度较长与预设长度。
当接收到的数据满足情况一和情况二的状态时,通过空闲判定找到满足空闲判定的数据,即认为找到了时隙边界。
当接收到的数据满足情况三的状态时,通过帧头判定来实现时隙边界的锁定,即在数据中进行帧头搜索,并在确定帧头位置的同时,实现时隙边界锁定;针对单次帧头判定存在虚检的情况,依据帧头的时域特点设计搜索策略,从而消除虚检测。
情况三中对帧头进行判定时,设计的搜索策略,具体阐述为:搜索过程划分至少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逐位搜索,每更新1bit则进行一次判断,记录所有满足帧头判定的数据位置,搜索长度为512,这是因为在512bit长度的范围内必定有一个是真正的帧头;剩余阶段,首先判断在上一阶段满足帧头判定要求的数据个数,如果只有一个那么肯定就是帧头,如果有多组数据满足帧头判定,则通过多次间隔512进行帧头判定,直至只剩下一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控维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控维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935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