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电子膨胀阀的并联双系统变频冰箱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92607.X | 申请日: | 2021-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791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发明(设计)人: | 赵日晶;杨易坤;马志恒;黄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5D11/02 | 分类号: | F25D11/02;F25D17/06;F25D19/00;F25D29/00;F25B5/02;F25B41/20;F25B41/37;F25B41/385;F25B49/0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贺小停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膨胀 并联 双系统 变频 冰箱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电子膨胀阀的并联双系统变频冰箱及其控制方式。包括变频压缩机和电子膨胀阀;所述变频压缩机出口连接冷凝器,所述冷凝器出口连接毛细管,所述毛细管与电子膨胀阀串联连接;电子膨胀阀出口连接电磁三通阀第一接口;电磁三通阀第三接口与冷藏室蒸发器连接,电磁三通阀与冷冻蒸发器连接;冷藏蒸发器与冷冻蒸发器并联,回气管与毛细管连接形成回热器,并在回气管在回热器出口位置安装温度传感器。通过采用毛细管与电子膨胀阀串联匹配的方式使得在不改变冰箱原有回热形式的同时,提高电子膨胀阀在冰箱中的调节灵敏度。所述控制方式包括针对该系统的电子膨胀阀与变频压缩机耦合控制方式以及变频风机控制方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冰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电子膨胀阀的并联双系统变频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冰箱的发展,变频压缩机和变频风机已经广泛应用在冰箱系统中。而目前的变频冰箱依然多使用毛细管作为节流机构,但存在节流效果不可调,无法有效匹配其他变频设备的问题。而节流效果可调的电子膨胀阀是毛细管很好的替代品。
而目前传统的电子膨胀阀多适用于空调等大中型制冷设备,阀门孔径相对于冰箱的小制冷量来说过大,使得电子膨胀阀直接替代冰箱毛细管会出现调节灵敏度差的问题。并且使用电子膨胀阀直接替代毛细管会改变传统冰箱的回热方式,就需要对冰箱结构进行重新设计,大大增加了开发周期和成本。而且传统的电子膨胀阀多使用蒸发器出口过热度作为控制信号,但对于冰箱来说,蒸发器出口过热度很小,甚至没有过热度。因此传统的电子膨胀阀控制方式也不能直接适用于冰箱中。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出采用毛细管与电子膨胀阀串联的形式,作为冰箱的节流机构。该方式使得在不改变冰箱原有回热形式的同时,提高电子膨胀阀在冰箱中的调节灵敏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电子膨胀阀的并联双系统变频冰箱,包括变频压缩机和电子膨胀阀;
所述变频压缩机出口连接冷凝器,所述冷凝器出口连接毛细管,所述毛细管与电子膨胀阀串联连接;电子膨胀阀出口连接电磁三通阀第一接口;电磁三通阀第三接口与冷藏室蒸发器连接,电磁三通阀与冷冻蒸发器连接;冷藏蒸发器与冷冻蒸发器并联,回气管与毛细管连接形成回热器,并在回气管在回热器出口位置安装温度传感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冻蒸发器设置在冷冻室,所述冷藏室蒸发器设置在冷藏室。
一种带电子膨胀阀的并联双系统变频冰箱的控制方法,包括电子膨胀阀与变频压缩机耦合控制方式;电子膨胀阀与变频压缩机耦合控制方式包括冷藏室制冷控制方式和冷冻室制冷控制方式;
所述冷藏室制冷控制方式包括:
S101:检测冷藏室温度Tr,对比冷藏室温度Tr与冷藏开机点温度T1的大小;如果TrT1,进行S102;否则重复S101;
S102:将电磁三通阀第一接口与电磁三通阀第三接口连通,进行S103;
S103:检测环境温度Th,判断环境温度Th与设定温度T的大小;如果ThT,变频压缩机起始转速设定为中档,电子膨胀阀开度N设定为N1,进行S104;否则,变频压缩机起始转速设定为低档,电子膨胀阀开度N设定为N2,进行S104;
S104:检测冷藏室温度Tr,对比冷藏室温度Tr与冷藏关机点温度T2的大小;如果TrT2进行S105;否则冷藏制冷结束;
S105:检测回气管出口温度Tx,对比回气管出口温度Tx与设定温度Ts的大小;如果TxTs,则使电子膨胀阀开度N增大i,并进行S106;否则,则使电子膨胀阀开度N减小i,并进行S107;
S106:判断电子膨胀阀开度N是否已经达到最大开度Nmax;如果NNmax,将压缩机转速调高一档,并返回S104;否则,直接返回S10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926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