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用于战地的热射病辅助治疗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592249.2 | 申请日: | 2021-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060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 发明(设计)人: | 宋青;谭学增;刘杰;焦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
| 主分类号: | A61H9/00 | 分类号: | A61H9/00;A61H15/02;A61F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桥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0 | 代理人: | 吕哲 |
| 地址: | 10085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战地 热射病 辅助 治疗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用于战地的热射病辅助治疗装置,包括本体和水按摩机构,本体上设置有用于热射病患者躺卧的容纳腔,容纳腔内循环有浸没热射病患者躯干的水,水按摩机构包括供水组件、喷水组件和水循环组件,供水组件用于提供压力水流;喷水组件包括设置于容纳腔的腔壁上的多个喷水结构,喷水结构将压力水流冲击热射病患者的皮肤以实现按摩;水循环组件连接容纳腔以及供水组件。本发明提供的可用于战地的热射病辅助治疗装置,患者浸入冷水中进行降温的同时,通过喷水结构能够向患者的皮肤喷射出水流,实现对患者的皮肤进行按摩,有效避免患者表皮受冷的刺激引起皮肤血管收缩和肌肉震颤,从而提升对热射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用于战地的热射病辅助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热射病是中暑最严重的一种类型,以恶性高热(核心体温急剧升高至40℃以上),伴有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包括瞻妄、抽搐和昏迷等),全身炎症反应,凝血,肝脏、肾脏功能损伤及其他多器官功能障碍为特点,病死率较高。通常的救治方法包括:采用物理和药物降温治疗。临床研究证实,病死率与高热及高热持续时间密切相关,大于3小时者预后很差。对于热射病急救,有各种常用的早期快速降温措施,其中较有效的措施是以全身浸冷水的方式进行降温。
如公开号为CN107753169A,名称为《一种热射病急救装置》,公开日为2018年3月6日的发明专利申请,包括适于将人体放入其中的柔性槽和降温装置,柔性槽沿壁厚方向包括导温防水层、冷源配置层、支撑保温层;导温防水层位于与人体接触的最内层,为适于冷热传导同时适于防水的柔性材料,以将降温装置所制的冷传导到患者同时防止用于降温的水渗漏;冷源配置层,能够按不同区域配置降温装置,通过导温防水层将冷量传导至患者;支撑保温层,由具有适当强度的柔性材料制成,能够对柔性槽的外部形状起到支撑作用,和或对降温装置保温,防止冷量流失;支撑保温层具有多个开口,以便于在不同位置取放、配置、调换、调试降温装置。本发明专利在使用过程中,首先展开柔性槽,将制冷元件生效(如冰袋揉开制冷、半导体元件通过电池或任意车辆电源通电制冷),将制冷元件配置在柔性槽相应区域的位置上,将患者除去外衣平放在柔性槽内,在有足够干净水源的情况下按使用说明注入合适量的水可以产生更好的降温效果,也可以视情况将一定量的冰袋直接放入水中,使用柔性槽的连接装置使柔性槽闭合将患者包裹起来,随时监测患者体温,调整、更换制冷元件,等待救援转运。在没有合适量的水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柔性槽的连接装置将患者直接包裹起来,也可以起到较好的降温效果,等待救援转运。
又如公开号为CN211863089U,名称为《一种降温装置》,公开日为2020年11月6日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包括床体、移动架、雾化喷头、液体供应机构,床体用于使降温对象平躺;移动架沿床体的长度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床体上;雾化喷头设置在移动架上;液体供应机构与雾化喷头连通,液体供应机构用于储存降温,液体并将储存的降温液体以预设压力输送至雾化喷头;其中,雾化喷头随移动架移动以将降温液体均匀喷洒到降温对象的身体上以对降温对象降温。该实用新型专利使用时,患者躺在床体上,在储液箱内加满降温液体,随后通过控制按钮控制驱动电机和输送泵同时工作,驱动电机驱动移动架沿床体的长度方向移动从而带动多个雾化喷头同步移动,输送泵将储液箱内的降温液体加压输送至多个雾化喷头均匀喷洒在患者身体上实现快速降温。
现有技术中用于热射病的降温装置,在物理降温的初期,患者的身体与冰袋、冰水或冷水直接接触,在降温过程中,由于表皮受冷的刺激可引起皮肤血管收缩和肌肉震颤,反而影响身体散热甚至促进机体产热,使体温上升,使得患者的病情加重。
在另一方面,申请人需要常态化为战地进行服务,而热射病也是战地常见的病种之一,现有技术中的要求的大量冰袋、冰水在战地常态化实现也比较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用于战地的热射病辅助治疗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922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