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切圈用检测堆码一体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90967.6 | 申请日: | 2021-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087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同裕塑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C5/342 | 分类号: | B07C5/342;B07C5/02;B07C5/36;B07C5/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切圈用 检测 一体 设备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分切圈用检测堆码一体设备,涉及检测堆码设备的领域,其包括输送装置,输送装置包括机架、输送机、分料导轨以及疏通机构,输送机设置在机架上,分料导轨设置在输送机的上表面,分料导轨与机架连接;疏通机构包括疏通传送带以及用于驱动疏通传送带往复移动的驱动组件,分料导轨的前端与疏通传送带之间形成有供单个分切圈通过的输送口,疏通传送带的输送方向与输送机的输送方向相反,疏通传送带的输送平面与输送机的输送平面相垂直。本申请对分切圈进行逐一输送,且分切圈在输送过程中不易出现卡料的情况,并对分切圈的外观质量进行检测,保障产品的质量,并实现对分切圈的自动堆码,降低劳动量,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检测堆码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分切圈用检测堆码一体设备。
背景技术
分切圈是用于绕电容膜的一种实心圆环,分切圈一般有纸质、金属和塑料三种类型。分切圈在制造过程中,难以避免会产生一定的残次品,在对分切圈进行堆码包装前,需要对分切圈的外观质量进行检测,将残次品从良好的产品中剔除出去。
相关的检测装置和堆码装置通常都依次设置在输送装置的一侧,将批量的产品放置在输送装置上,输送装置对产品进行输送。输送装置主要由链板输送机以及设置在链板输送机上的导料板组成,批量的产品放置在链板输送机上,批量的产品沿导料板向前移动,导料板的前端设置有仅能供单个产品通过的输送口,从而单个产品沿导料板从输送口通过,实现对批量产品的逐一输送,以便于后续的质量检测和堆码。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产品在输送机的带动下沿导料板通过输送口进行逐一输送的过程中,批量的产品容易在输送口处产生卡料的情况,难以保障对产品逐一输送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分切圈用检测堆码一体设备。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分切圈用检测堆码一体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分切圈用检测堆码一体设备,包括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机架、输送机、分料导轨以及疏通机构,所述输送机设置在机架上,所述输送机用于输送分切圈,所述分料导轨设置在输送机的上表面,所述分料导轨与机架连接;所述疏通机构包括疏通传送带以及用于驱动疏通传送带往复移动的驱动组件,所述分料导轨的前端与疏通传送带之间形成有供单个分切圈通过的输送口,所述疏通传送带的输送方向与输送机的输送方向相反,所述疏通传送带的输送平面与输送机的输送平面相垂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切圈在输送机的输送作用下,沿分料导轨逐个通过输送口,当分切圈在输送口处出现卡料堆积的情况时,疏通传送带在驱动组件的带动下,沿与输料输送机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输送运转,使得堆积在输料口的分切圈之间出现松动,使得分切圈不易在输送口处出现卡料的情况,能顺畅的从输送口通过,提高对分切圈输送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疏通传送带的外壁上固定有若干棱条,若干所述棱条沿疏通传送带的长度方向排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疏通传送带与分切圈之间的摩擦力,使得疏通传送带能够更好的拨动分切圈,降低输送口出现卡料的可能性。
优选的,所述输送机包括排料输送机和输料输送机,所述排料输送机和输料输送机的输送方向相同,且所述排料输送机和输料输送机之间沿垂直于输送方向并列设置,所述分料导轨设置于排料输送机的上表面,所述分料导轨的前端向靠近输料输送机的方向弯折,所述疏通机构设置在输料输送机远离排料输送机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批量分切圈进行输送时,将批量的分切圈放置在排料输送机上,分切圈在排料输送机的输送作用下向前输送,且当分切圈接触到分料导轨,在分料导轨的导向作用下逐个向靠近输料输送机的方向移动,当分切圈移动到输料输送机上时,输料输送机带动分切圈继续向前输送,从而实现对分切圈的逐一输送,操作简便,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同裕塑件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同裕塑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909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