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关口表失准在线更换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89122.5 | 申请日: | 2021-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805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发明(设计)人: | 李翀;王浩;李传;杨子夜;周忠良;谷魁宪;徐建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5/04 | 分类号: | G01R35/04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王艳君 |
地址: | 050035 河北省石家庄市高新区湘江***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关口 失准 在线 更换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关口表失准在线更换系统,涉及电力监测技术领域,通过电能表的用电量以及各个线路的电损耗比,从而能够根据电能表的用电量反推获得相应关口表以及计量点的理论用电量,再将关口表与计量点的实际用电量与理论用电量进行对比,从而根据对比结果,判断关口表以及计量点的统计数量是否存在异常,同时根据电能表‑关口表‑计量点的相互关系,能够在关口表或计量表出现异常时,快速的确定所出现异常的线路段,从而使得电路维修人员能够快速的对相应的线路段进行检修,避免线路出现异常,而无法被察觉,造成电力数据失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应用于关口表失准在线更换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力系统是由发电厂、送变电线路、供配电所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能生产与消费系统。它的功能是将自然界的一次能源通过发电动力装置转化成电能,再经输电、变电和配电将电能供应到各用户;为实现这一功能,电力系统在各个环节和不同层次还具有相应的信息与控制系统,对电能的生产过程进行测量、调节、控制、保护、通信和调度,以保证用户获得安全、优质的电能;
现有的技术中,只能通过对智能电表所使用的电量进行监控,而无法对关口表是否存在失准的情况及时察觉,从而造成不必要的电力流失,为此,现提供一种应用于关口表失准在线更换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关口表失准在线更换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应用于关口表失准在线更换系统,包括监控中心,所述监控中心通信连接有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分析模块以及失准更换模块;取台区内的供电线路分布情况,并将供电线路中的主供电线进行标记,再分别将与主供电线连接的对应支路供电线进行标记,每个支路供电线连接有干路线,干路线上连接有若干电能表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由若干个数据采集终端和计量点组成,在具体是实施过程中,所述数据采集终端用于获取关口表的用电数据,所述计量点用于获取指定关口表所在线路的用电数据;再通过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对数据采集模块所获取到的数据进行处理,从而获得关口表与计量点的理论用电量;
所述数据分析模块对数据处理模块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判断关口表和计量点是否存在失准现象,并对失准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
所述失准更换模块用于当关口表或计量点出现失准现象时,则对出现失准现象的关口表或计量点进行在线失准更换。
进一步的,所述关口表的用电数据的获取过程包括:
将关口表安装在干路线与支路供电线的连接处,然后将干路线上的电能表与关口表进行绑定,获取每个关口表的用电量,分别获取每个电能表的当月第a天时的用电量。
进一步的,所述计量点获取指定关口表所在线路的用电数据的具体过程包括:
将计量点安装在干路线与支路供电线的连接处,并将对应支路供电线上所有的关口表与计量点进行绑定,获取每个计量点的用电量。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对数据采集模块所获取到的数据进行处理的过程包括:
获取电能表、干路线以及支路供电线的电损耗比,然后获得关口表的理论用电量、计量点基于电能表的理论用电量以及计量点基于关口表的理论用电量,将所获得的各个理论用电量与对应关口表的用电量以及计量点的用电量进行比较。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分析模块的分析过程包括:
当计量点的用电量不低于计量点基于电能表的理论用电量时,则获取计量点的用电量与计量点基于电能表的理论用电量之间的偏差系数,根据偏差系数判断该计量点是否存在失准现象,且当计量点出现失准现象时,对该计量点的失准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
进一步的,计量点的失准现象的原因分析过程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891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