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升降式山火火点监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88633.5 | 申请日: | 2021-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835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周仿荣;文刚;马御棠;钱国超;邹德旭;代维菊;朱龙昌;孙董军;曹俊;胡锦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8B17/00 | 分类号: | G08B17/00;G08B17/06;G08B17/10;H02G13/00;H02J7/35;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650217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升降 山火 监测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升降式山火火点监测装置,以避雷针为载体,通过驱动电机带动监测单元在移动导轨上下移动的方式监测山火火点,供电导轨上的供电滑块通过电极电刷为驱动电机和监测单元供电,能够不间断地实时监测大范围山火,在发生山火时迅速报警,使救火人员第一时间了解火情,到达山火现场进行灭火工作,减小山火蔓延趋势,避免山火对输电线路造成损坏,减小经济损失。因为变电站内避雷针较高,本装置安装在避雷针上,具有开阔的视野,以此为平台搭建山火监测装置,能更全面地监测变电站周边的山火发生情况。避雷器本身材质为钢管,提供了良好的供电电源零线回流通道,无需设置几十米的电源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然灾害监测预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升降式山火火点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冬春季节,天干物燥,一旦发生山火,其发展蔓延较快,除了烧毁漫山遍野的森林,也会对附近的供电线路和变电设施等造成影响。当发生森林火灾时,第一时间对山火的发生进行监测,及时进行预警的发布,非常重要。电网输电线路覆盖区域广、穿越区域地形复杂、自然环境恶劣,特别是经过大量的山区、林区、人员活动区,植被复杂多样,容易导致输电线路跳闸故障。通常山火的持续时间为几十秒到几十分钟甚至更长,及时对山火进行监测、判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个变电站通常有多回进出线集中供电,进出线呈现“喇叭式”的布置,当变电站周围出现山火时,可能导致多回线路遭受山火威胁,如果多回线路同时或相继因山火跳闸,变电站就很可能全站停运。
通常,山火监测的方式主要通过卫星广域监测和在线监测装置精细监测。卫星遥感具有高精度,全天候,准实时,广覆盖的特点,能够从太空近地以及远地视角快速获取地面数据,实现山火点的准实时监测,但由于地球同步卫星距离地球距离远,监测山火的准确性较低。山火在线监测装置的监测准确度较高,但是覆盖面有限。
发明内容
本申请为了解决卫星广域监测山火的准确性较低、山火在线监测装置的监测覆盖面积有限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升降式山火火点监测装置,能够不间断地实时监测大范围山火,在发生山火时迅速报警,使救火人员第一时间了解火情,到达山火现场进行灭火工作,减小山火蔓延趋势,避免山火对输电线路和变电设施造成损坏,减小经济损失。
本申请提供一种升降式山火火点监测装置,所述装置以避雷针为载体,包括:移动导轨、供电导轨、监测单元、驱动电机、若干支撑绝缘子、电极电刷;
所述移动导轨沿避雷针轴向方向安装在避雷针外壁,在所述移动导轨一侧设置有所述供电导轨,所述供电导轨沿避雷针轴向方向安装在避雷针外壁,所述供电导轨与避雷针外壁之间设置有若干所述支撑绝缘子;
所述移动导轨上设置有所述监测单元和所述驱动电机,所述监测单元连接所述驱动电机,所述供电导轨上设置有供电滑块,所述供电滑块与所述驱动电机之间连接有所述电极电刷,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移动导轨为滑动连接,所述供电滑块与所述供电导轨滑动连接;
所述监测单元设置有红外摄像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监测单元还设置有温度报警传感器、烟雾报警传感器和报警装置,所述温度报警传感器被配置为收集温度数据,当温度数据达到危险数值时向报警装置发送温度报警信号,所述烟雾报警传感器被配置为收集烟雾浓度数据,烟雾浓度数据达到危险数值时向报警装置发送烟雾报警信号,所述报警装置在接收到报警信号时,报警并鸣笛。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绝缘子呈柱状,所述支撑绝缘子垂直焊接在避雷针外壁上,顶部安装所述供电导轨。因为柱状支撑绝缘子的截面面积较大,所述供电导轨安装在柱状支撑绝缘子上时,更加稳固,不易受自然因素影响而脱落。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干所述支撑绝缘子等距安装在避雷针外壁上,呈一条直线。当所述供电导轨安装在呈一条直线的若干支撑绝缘子上时,所述供电导轨与这些支撑绝缘子的接触面积最大,固定更加牢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886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收发球筒翻转装置
- 下一篇:反季果桑促发芽开花结果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