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特种救援车辆转向模式智能决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86794.0 | 申请日: | 2021-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578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徐飞翔;周晨;张克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7 | 分类号: | G06F30/27;G06N3/04;G06N3/08 |
代理公司: | 青岛恒昇众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32 | 代理人: | 张俊珍 |
地址: | 2211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特种 救援 车辆 转向 模式 智能 决策 方法 | ||
特种救援车辆转向模式智能决策方法,涉及车辆转向技术领域,特别是属于一种特种救援车辆转向模式智能决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构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转向模式决策模型;b.特种救援车辆的工况信息输入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转向模式决策模型后,经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转向模式决策模型输出特种救援车辆的最优转向模式。本发明克服了传统人为决策转向模式的局限性,能够自适应并决策不同的狭小复杂救援场景下特种救援车辆的最优转向模式,具有提高特种救援车辆在狭小复杂地域中的智能化水平和机动能力的积极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转向技术领域,特别是属于一种特种救援车辆转向模式智能决策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地震、泥石流、火灾等各类灾害频发,作为一种对各类灾害进行紧急救援的专用车辆,特种救援车辆的研制成为了我国发展的重大需求。然而,地震区、城中村等救援场景往往具有地形复杂和救援空间狭小的特点,传统的前轮转向特种救援车辆转向半径较大,无法快速通过狭小复杂救援场景,导致错失救援的最佳时机。多模式转向技术能够赋予特种救援车辆前轮转向、后轮转向、蟹行转向、四轮转向和原地转向等多种转向模式,能够有效减小特种救援车辆转向对空间的需求,有助于快速通过狭小复杂地域。因此,开展特种救援车辆多模式转向技术研究十分关键。
如何根据不同驾驶工况选择合适的转向模式是多模式转向技术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然而,当前对于多模式转向车辆处于何种转向模式本质上是通过司机凭借主观经验和驾驶技巧进行人为决策,并没有形成基于车辆环境和状态信息的转向模式智能决策体系,无法保证转向模式在不同狭小复杂地域下是最合适的,增加了车辆转向时间和难度,降低了特种救援车辆的机动能力和智能化水平。因此,急需构建转向模式智能决策模型,自适应获取狭小复杂地域下特种救援车辆最优转向模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特种救援车辆转向模式智能决策方法,以达到自适应获取狭小复杂地域下特种救援车辆的最优转向模式,从而提高特种救援车辆在狭小复杂地域下的机动能力和智能化水平的目的。
本发明所提供的特种救援车辆转向模式智能决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构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转向模式决策模型:
a1.构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转向模式决策模型的转向模式评价指标;
a2.建立实验测试平台和仿真测试平台;
a3.通过实验测试平台和仿真测试平台构建转向模式决策的混合样本集;
a4.通过混合样本集数据训练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建立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转向模式决策模型;
b.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转向模式决策模型的输入和输出;
特种救援车辆的工况信息输入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转向模式决策模型后,经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转向模式决策模型输出特种救援车辆的最优转向模式。
进一步的,在步骤a1中,转向模式评价指标为特种救援车辆转向模式的总评价指标值,所述的总评价指标值Sm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式中:m=FWS,RWS,4WS,CS,ZRT;分别代表特种救援车辆的前轮转向模式、后轮转向模式、四轮转向模式、蟹行转向模式和原地转向模式;tm代表m转向模式下特种救援车辆通过狭小复杂地域的行驶时间;Jm代表m转向模式下特种救援车辆的能量消耗,包括轮胎磨损能耗、转向执行器能量消耗和控制器能量消耗;分别代表转向模式评价指标经过单位量纲处理后的权重系数,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矿业大学;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867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散热器管料插芯冲孔涨型封口设备
- 下一篇:一种低剖面的超宽带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