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鼓刹自动监测及降温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86555.5 | 申请日: | 2021-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356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梅曼长;涂满燕;陈敬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雷玺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66/00 | 分类号: | F16D66/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昱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41 | 代理人: | 孟波 |
地址: | 201413 上海市奉贤区自由贸***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监测 降温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鼓刹自动监测及降温系统,与若干组鼓刹相连;包括控制单元、传感器组件、无线接收模块、若干电磁岛阀、液态二氧化碳瓶、瓶头阀、安全阀、气动管道和若干二氧化碳喷头;液态二氧化碳瓶和电磁岛阀通过气动管道相连,瓶头阀和安全阀设置于液态二氧化碳瓶和电磁岛阀中间的气动管道上;每组鼓刹包括两个鼓刹,电磁岛阀和二氧化碳喷头通过气动管道相连。本发明的鼓刹自动监测及降温系统利用传感器的使用,无线传输信息,避免布线,使整体体积较小;采用的冷却剂对金属不产生腐蚀,不会使鼓刹生锈,提升了使用寿命,整体能耗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鼓刹自动监测及降温系统。
背景技术
鼓刹是利用刹车鼓内静止的刹车片,去摩擦随着车轮转动的刹车鼓,以产生摩擦力使车轮转动速度降低的刹车装置,在踩下刹车踏板时,脚的施力会使刹车总泵内的活塞将刹车油往前推去并在油路中产生压力,压力经由刹车油传送到每个车轮的刹车分泵活塞,刹车分泵的活塞再推动刹车片向外,使刹车片与刹车鼓的内面发生磨擦,并产生足够的磨擦力去降低车轮的转速,以达到刹车的目的。
当鼓刹在频繁刹车之后,由于刹车片对刹车鼓的摩擦,导致刹车鼓的温度升高,随着刹车鼓温度的不断增高,刹车效率会逐渐降低,直至刹车失灵,现有的降温装置一般采用冷却水喷淋,在一定程度上对刹车鼓降温起到一定的效果。
鼓刹自动监测及降温系统的传感器安装于被监测的鼓刹、驾驶室刹车踏板内部,可对鼓刹的实时工作状态、温度进行监测,有效解决了大货车鼓刹因温度过高、刹车故障不能被及时发现的问题,进而避免重大交通事故的发生。
现有的降温系统存在如下缺陷:1、采用被动式散热,出现频繁刹车后散热效果不可控,容易出现刹车效果不稳定,甚至刹车失灵;2、采用主动式散热,长期喷淋水不仅会导致刹车鼓内部生锈,还有可能导致尘土遇水在刹车鼓内堆积,除此之外,在寒冷的冬季,冷却水结冰或在缺水较严重的地区无水可加,刹车得不到降温,对安全行车同样不利,由于喷淋降温冷却水漏洒严重,会造成路面湿滑,给行车安全带来很大隐患。
亟需一种能耗低、体积小、能延长鼓刹使用寿命的鼓刹自动监测及降温系统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鼓刹自动监测及降温系统,本发明的鼓刹自动监测及降温系统利用传感器的使用,无线传输信息,避免布线,使整体体积较小;采用的冷却剂对金属不产生腐蚀,不会使鼓刹生锈,提升了使用寿命,整体能耗低。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鼓刹自动监测及降温系统,与若干组鼓刹相连;包括控制单元、传感器组件、无线接收模块、若干电磁岛阀、液态二氧化碳瓶、瓶头阀、安全阀、气动管道和若干二氧化碳喷头;所述液态二氧化碳瓶和所述电磁岛阀通过所述气动管道相连,所述瓶头阀和所述安全阀设置于所述液态二氧化碳瓶和所述电磁岛阀中间的气动管道上;每组所述鼓刹包括两个鼓刹,所述电磁岛阀和所述二氧化碳喷头通过所述气动管道相连;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驾驶舱位移传感器和若干鼓刹传感器组件,所述鼓刹传感器组件包括第一鼓刹位移传感器、第二鼓刹位移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鼓刹位移传感器、第二鼓刹位移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鼓刹内部,所述传感器组件和所述无线接收模块相连,所述无线接收模块和所述控制单元相连,所述控制单元和所述电磁岛阀相连;所述二氧化碳喷头设置于所述鼓刹的内部。
本发明中,所述鼓刹为本领域常规,用于实现车轮的制动;
较佳地,所述鼓刹的组数为4组。
本发明中,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接收传感器组件返回的数据,根据数据计算出下一步的行动。
本发明中,所述传感器组件用于实现位移和温度的监测;其中,所述驾驶舱位移传感器用于传输刹车踏板的位移信息,所述第一鼓刹位移传感器用于监测刹车片是否张开,所述第二鼓刹位移传感器用于监测刹车片是否归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雷玺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雷玺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865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