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斜口盒中掏出内模的方法及斜口盒的成型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86286.2 | 申请日: | 2021-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484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2 |
发明(设计)人: | 胡纯军;黄正烈;李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天工(武汉)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1B50/62 | 分类号: | B31B50/62;B31B50/74;B31B120/50;B31B105/00;B31B120/00;B31B120/10 |
代理公司: | 合肥兴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8 | 代理人: | 王伟 |
地址: | 430200 湖北省武汉市江***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斜口盒中 掏出 方法 斜口盒 成型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斜口盒中掏出内模的方法及斜口盒的成型工艺,本发明在取出内模之前,将盒盖的打开分成三个步骤,能够避免直接将盒盖打开导致斜口盒质量受损的情况,且通过设计勾块、推块或档杆,从而能够有效的对盒盖进行作用,使得盒盖打卡至需要的角度,从而方便内模的取出;通过在对斜口盒进行作用时,所施加的力与盒体行进方向不干涉,从而不会影响盒体的正常行进,能够避免盒体在开盒盖的过程中位置发生偏移,从而方便了掏模机构的使用,便于将内模水平掏出;设置的斜口盒成型工艺,能够实现内模放置和掏出的自动化,并且能够对掏出的内模进行回流再次使用,避免了资源的浪费并且提高了斜口盒成型的质量,避免斜口盒在掏模过程中受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装盒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从斜口盒中掏出内模的方法及斜口盒的成型工艺。
背景技术
斜口盒成型的过程中,一般会选择在斜口盒内添加内模,方便包装盒的成型,并在斜口盒成型后将内模取出。
现有的工艺中,当斜口盒成型后,对于斜口盒内的内模不便于将其取出,且将内模取出后不便于对其再次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从斜口盒中掏出内模的方法及斜口盒的成型工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斜口盒成型后内模不便于取出且取出后不便于对其再次利用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斜口盒中掏出内模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面纸成型构成斜口盒,内模位于斜口盒内部,斜口盒的开口朝下;
S2.从斜口盒的下方推盒盖的顶端部位,使盒盖绕着铰接线翻转第一角度,将盒盖打开一个口部;
S3.再对盒盖靠近口部的边沿继续作用使盒盖继续绕着铰接线翻转至第二角度,以达到盒盖接近于竖直状态;
S4.使盒盖继续绕着铰接线翻转至第三角度,以达到盒体的口部在水平方向上露出内模;
S5.通过掏模机构自内模的下方钩住内模露出盒体的部分将斜口盒内的内模水平掏出。
进一步的,步骤S3中,设置一勾块与所述盒盖靠近口部的边沿相匹配,使勾块贴近盒身活动。
进一步的,步骤S4中,在靠近所述盒盖的对面设置一推块,使推块对着盒盖的迎面伸出。
进一步的,步骤S4中,从盒盖的侧面伸入一倾斜档杆,盒盖与所述倾斜档杆相对滑动,使盒盖继续绕着铰接线翻转至第三角度。
进一步的,所述内模上设置有第一沟槽,所述掏模机构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沟槽相适配的第一钩板,通过第一钩板与所述第一沟槽配合将所述内模水平掏出。
进一步的,所述掏模机构还包括用于对所述内模进行定位的定位组件。
一种斜口盒成型工艺,斜口盒成型使用的面纸为一体式结构,自右向左依次为后壁、右侧壁、前壁、左侧壁,所述前壁位于成型后盒体的下方,所述前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盒盖外层和盒底外层,所述后壁、右侧壁和左侧壁上分别设置盒盖内层和盒底内层,所述盒盖内层、盒底内层均包括连接在左、右侧壁上的左耳和右耳以及连接在后壁两端的内层折耳,包括如下步骤:
①将面纸构成中的左、右侧壁折叠成竖直状态与前壁垂直并固定;
②在面纸的前壁上添加内模;
③将面纸构成中的后壁与左侧壁粘贴;
④将面纸构成中的盒盖内层、盒底内层折平;
⑤将面纸构成中的盒盖外层、盒底外层折叠粘贴在盒盖内层、盒底内层,完成面纸成型;
⑥上述的从斜口盒中掏出内模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天工(武汉)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科天工(武汉)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862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茶叶滚筒均匀杀青机及杀青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心血管患者康复锻炼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