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仿叶组织多孔散热器的设计及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81800.3 | 申请日: | 2021-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338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陈金存;梁晓康;陈帅;冯晨;衣凤;侯谊飞;严振宇;倪江涛;刘琦;亢涛涛;董鹏;李权;罗志伟;周庆军;孙宏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航天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10/85 | 分类号: | B22F10/85;B22F10/28;B33Y10/00;B33Y50/02;B33Y80/00;G06F30/10;G06F30/23;G06F113/1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陈鹏 |
地址: | 1000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织 多孔 散热器 设计 制造 方法 | ||
1.一种仿叶组织多孔散热器的设计及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确定双胞元仿叶组织结构形式;
(2)引入融合因子进行双胞元仿叶组织结构的光滑过渡处理;
(3)建立双胞元仿叶组织结构曲面模型;
(4)生成仿叶组织多孔散热器三维模型;
(5)根据步骤(4)所得三维模型进行增材制造,生成仿叶组织多孔散热器;
所述步骤(1)中,确定双胞元仿叶组织结构形式的具体方法为:
分析叶片组织截面结构,设计双胞元形式仿叶组织结构,通过P函数、D函数模拟叶表细胞、叶肉细胞,形成仿叶表细胞层、仿叶肉细胞层;
所述仿叶表细胞层的函数表达式为:
fP(x,y,z)=cos(x)+cos(y)+cos(z)=0
所述仿叶肉细胞层的函数表达式为:
fD(x,y,z)=sin(x).*sin(y).*sin(z)+sin(x).*cos(y).*cos(z)+
cos(x).*sin(y).*cos(z)+cos(x).*cos(y).*sin(z)=0;
所述步骤(2)中,双胞元仿叶组织结构的光滑过渡处理方法具体为:
所述融合因子kP、kD分别为仿叶表细胞层融合因子、仿叶肉细胞层融合因子,其中:
kP+kD=1;
引入融合因子后的双胞元仿叶组织函数表达式为:
Leaf(x,y,z)=kP*fP(x,y,z)+kD*fD(x,y,z)。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叶组织多孔散热器的设计及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3)中,双胞元仿叶组织结构曲面模型的建立步骤如下:
通过Matlab生成光滑过渡的双胞元仿叶结构曲面,并根据设计任务需求确定仿叶表细胞层融合因子kP,并根据确定后的参数生成双胞元仿叶组织结构曲面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仿叶组织多孔散热器的设计及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仿叶表细胞层融合因子kP通过解析法设计生成为二元多次函数,或根据设计任务有限元模拟结果,通过数值法设计生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仿叶组织多孔散热器的设计及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4)中,仿叶组织多孔散热器三维模型的生成步骤如下:
通过Matlab导出双胞元仿叶组织结构曲面STL模型,将所得STL模型导入三维建模程序,进行偏置曲面处理后生成仿叶组织多孔散热器三维模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仿叶组织多孔散热器的设计及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5)中,增材制造生成仿叶组织多孔散热器的具体方法为:
将仿叶组织多孔散热器三维模型导入Magics程序,进行面片检查、修复,将修复后模型进行分层切片处理,将所得切片文件导入激光选区熔化成形设备进行增材制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仿叶组织多孔散热器的设计及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增材制造过程中,采用铝合金粉末、钛合金粉末、铜合金粉末为原材料,粉末粒径范围为0.01-0.06mm,呈正态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仿叶组织多孔散热器的设计及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增材制造过程中,成形工艺参数为:
激光功率180-320W、扫描速度800-1200mm/s,层厚0.03-0.04mm、扫描间距0.08-0.10mm、层间相位角23°、基板预热温度120-1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航天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首都航天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8180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