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页岩油水平井压裂参数优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81397.4 | 申请日: | 2021-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175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殷桂琴;尚友民;来轩昂;冀忠伦;刘涛;毕曼;杨军侠;李爱华;闫竹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Q10/04;G06Q10/06;E21B43/26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王军科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页岩 油水 平井压裂 参数 优化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页岩油水平井压裂参数优化方法,包括:获取页岩油水平井单井压裂参数样本;根据页岩油压裂水平井的生产特征,建立页岩油水平井全生命周期产能预测模型;根据产能预测模型、页岩油水平井单井压裂参数样本进行单井最终可采储量拟合预测;计算单井投资成本;构建经济效益评价方法判断水平井增量效益能否达到期望的收益水平,并获取税费参数取值;建立压裂参数经济评价模型,压裂参数经济评价模型根据单井产出、成本、投资以及税费参数建立;根据压裂参数经济评价模型获取完井指数临界值;对最优压裂参数和经济评价指标关联,做权重分析,为下一单井的压裂参数提供技术指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采油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页岩油水平井压裂参数优化方法。
背景技术
压裂是在油气井中被广泛使用的技术,是指采油或者采气过程中,利用水力作用使油气层形成裂缝的一种方法,又称为水力压裂。油气层压裂工艺过程用压裂车把高压大排量具有一定粘度的液体挤入油层,当把油层压出许多裂缝后,加入支撑剂充填进裂缝,提高油气层的渗透能力,以增加注水量或者产油量。
目前,国内大部分油田水平井改造主要以水力喷射分段压裂为主体改造技术。其主要技术做法就是:通过水力喷砂射孔、与小直径封隔器联作实现有效封隔、油管加砂、套管补液、拖动管柱实现多段压裂改造。
近年来,水平井钻井与分段压裂成为提高页岩致密储层单井产量的有效途径,以裂缝控制储量最大化为目标,细分切割体积压裂技术创新发展,已成为实现页岩致密储层资源高效动用的主体技术。随着细切割高密度完井程度的提升,亟需提升水平井的单井产量,而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工程参数是决定水平井的单井产量的主要影响因素,那么,如何优化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工程参数以备提升水平井的单井产量,成为了主要问题。所以,亟需进一步研究水平井体积压裂工程参数优化方法。
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工程参数作为储层高效动用的前提,目前国内外页岩油水平井体积压裂工程参数优化方法主要包括三种:
第一种是综合数值模拟方法,它是根据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实际情况,通过建立描述油气藏中流体渗流规律的数学模型,再利用精确的模型对压裂不同工程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确定合理的关键指标。其优点是可真实反映地层状况,可视化程度高,优化结果较科学;缺点是模型建立和历史拟合周期长,效率较低。
第二种是矿场实践生产动态方法。它是通过建立产量、地层和压裂参数三个指数,通过统计分析三个指数之间的关系,利用趋势线法来确定合理参数区间。其优点是基于矿场统计数据建立了三因子,优化参数效率较高;缺点是属于单因素分析方法,未综合考虑多因素之间关系。
第三种是裂缝测试评价方法,它是通过井下微地震测试技术,获得水力压裂裂缝尺寸、展布规律及形态,并利用反演分析优化微地震响应半带长,最终优化有效缝长、井距等压裂关键参数。其优点是裂缝形态可视化,监测结果真实可靠。缺点是优化结果依赖监测技术,监测前要进行综合评估,优选监测井,监测时需仪器动迁、设备调试、定位及安装,监测后数据采集、分析均需专业人员操作,且监测井数少,施工周期长。
综上所述,当前的页岩油水平井压裂参数优化方法均存在明显的缺点,一是未考虑投资成本及油价因素,只将产量作为衡量标准。二是均为单因素分析法,未综合考虑压裂工程参数多因素之间的关系,尚未从多个角度更加有效的确定水平井压裂参数的优化。因此,开展水平井压裂参数的综合评价,得到页岩油水平井体积压裂的工程参数是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页岩油水平井压裂参数优化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尚未从多个角度更加有效的确定水平井压裂参数优化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页岩油水平井压裂参数优化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813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性防水Pu人造革的制备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