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集成式天线单元与天线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79522.8 | 申请日: | 2021-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211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强;杨仲凯;张鑫桢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京信射频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50 | 分类号: | H01Q1/50;H01Q1/24;H01Q1/36;H01Q3/30;H01Q19/10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姚莉娟 |
地址: | 51073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成 天线 单元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成式天线单元与天线装置,集成式天线单元包括:辐射单元以及反射板。辐射单元包括至少两个巴伦与至少两个辐射臂。巴伦与辐射臂一一对应设置,巴伦和与其对应的辐射臂相连。反射板分别与所有巴伦相连,反射板与辐射单元一体冲压成型。如此,能实现电磁波辐射与反射一体集成,能简化集成式天线单元的结构组成,同时减少整机装配环节的复杂性,易于实现生产自动化,缩减生产工时并提高天线装配的一致性与可靠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与降低了生产成本。此外,能最大化减少天线装置的物料组成,仅需反射板与移相器装配一起即可组成一幅天线装置,天线装置简洁紧凑,最大化节省物料成本、装配人工成本并且天线装置的重量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集成式天线单元与天线装置。
背景技术
移动通信领域技术飞速发展,通信基站对天线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且移动通信多制式运营以及基站选址困难的现状,就使得多频电调天线成为基站的首选,特别是在5G网络时代要求一副天线集成所有4G网络制式天线,天线中设置多个天线阵列,同时铁塔公司要求天线迎风面积越小越好、重量越轻越好,因此天线截面小型化设计成为发展趋势。截面小型化设计,多个频段之间阵列布局紧凑,特别是高低频组阵的多频多端口天线,不同阵列网络高低层叠,同时馈电移相网络为实现相位平衡采用同轴电缆配相。传统的天线单元通常是包括辐射臂、巴伦、反射板与移相器等部件,各个部件一般是相互焊接或通过螺钉连接组装形成。然而,各个部件的转运及整机装配易造成馈电移相网络损伤,并且整机装配布线环节复杂,易造成装配错误,装配效率低下,给满足共站共享的多频多端口天线批量生产和推广带来极大挑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集成式天线单元与天线装置,它能够提高装配效率,并能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集成式天线单元,所述集成式天线单元包括:辐射单元,所述辐射单元包括至少两个巴伦与至少两个辐射臂,所述巴伦与所述辐射臂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巴伦和与其对应的所述辐射臂相连;以及反射板,所述反射板分别与所有所述巴伦相连,所述反射板与所述辐射单元一体冲压成型。
上述的集成式天线单元,由于反射板与辐射单元一体冲压成型,也就是反射板、巴伦与辐射臂一体冲压成型,从而实现电磁波辐射与反射一体集成,能简化集成式天线单元的结构组成,同时减少整机装配环节的复杂性,易于实现生产自动化,缩减生产工时并提高天线装配的一致性与可靠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与降低了生产成本。此外,能最大化减少天线装置的物料组成,仅需反射板与移相器装配一起即可组成一幅天线装置,天线装置简洁紧凑,最大化节省物料成本、装配人工成本并且天线装置的重量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辐射单元的所述巴伦与所述辐射臂均为四个;其中一对对角布置的两个所述辐射臂的中心连线与另一对对角布置的两个所述辐射臂的中心连线相互正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集成式天线单元还包括与所述辐射单元相对应设置的两个馈电件;其中一个所述馈电件与其中一对对角布置的两个所述辐射臂分别馈电相连,另一个所述馈电件与另一对对角布置的两个所述辐射臂分别馈电相连;所述馈电件用于与移相器的网络信号传输端相连。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集成式天线单元还包括与所述辐射单元相对应设置的绝缘固定件;所述绝缘固定件设置于所述辐射臂上,两个所述馈电件均设置于所述绝缘固定件上,以使得所述馈电件与所述辐射臂耦合馈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馈电件均包括横向段以及连接于所述横向段两端的两个竖向段;两个所述横向段上下交错布置,并间隔地设置于所述辐射单元的上方;所述绝缘固定件包括四个绝缘套,四个所述绝缘套分别对应贯穿设置于四个所述辐射臂,四个所述竖向段分别对应插设于四个所述绝缘套的内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固定件还包括绝缘板;所述绝缘板分别与四个所述绝缘套相连,所述绝缘板设置于四个所述辐射臂远离于所述反射板的表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京信射频技术(广州)有限公司,未经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京信射频技术(广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795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