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梯节能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77496.5 | 申请日: | 2021-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916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张犇;董德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06 | 分类号: | B66B1/06;B66B1/34;B66B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郭立 |
地址: | 20024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节能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梯节能控制系统,包括通信单元、摄像头模块和控制单元,所述通信单元与家庭物联网系统连接,用于获取家庭物联网系统中的第一信息;所述摄像头模块设置在电梯厅门处,用于获取第二信息并向控制单元发送;所述第一信息为家庭成员是否在家的信息;所述第二信息为摄像头模块识别范围内是否有人;所述控制单元根据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向电梯发送待机状态指令;所述待机状态指令为多个,包括深度待机状态、二级待机状态或热备状态中的任意一个。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梯节能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发展和电梯售价不断降低,电梯逐渐大众化的同时,家用电梯也需求旺盛,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与商用电梯不同,家用电梯使用率较低,若一直保持热备状态则会浪费大量电能,增加电梯使用成本,降低客户使用欲望。但另一方面,电梯与一般电器不同,若未保持热备状态,则其启动及初始化过程较长,且家用电梯提升高度普遍较低,其运输效率很有可能比楼梯还低,则会导致丧失运输优势。
目前家用梯所采用的节能措施大体与商用梯类似,即长时间未呼梯或长时间电梯未动作则关闭轿厢照明与风扇。以上措施虽然对于节能有一定效果,但电梯的待机功耗问题并未得到解决,热备状态下的功耗还是远大于普通的家电。因此,亟待提出一种合适的家用梯控制系统在保证用户使用体验的前提下,尽可能的解决家用电梯待机功耗问题。
现有技术对应的公开文献(申请号CN201711008291.9)公开了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家用电梯节能控制系统,通过计时单元设置用户使用电梯的时间信息,在用户使用电梯的时间内电梯处于工作状态,当电梯处于非运行状态时,通过身份识别单元采集用户的身份信息,当用户信息正确时,通过唤醒单元唤醒电梯,实现电梯的节能控制,降低电梯的使用成本,节约能耗。但该发明只是简单用轿厢内各种传感器的堆叠来检测轿厢内是否有人,从而判断电梯是否进入节能控制状态,但未说明节能状态具体的控制策略。
另一公开文献(申请号CN201110229798.3)提供一种电梯节能的方法及系统。在预设时间内I/O口无输入或输出时,输出休眠信号;所述电路通路开关单元:在收到所述休眠信号后,断开电路通路。该发明在休眠时切除轿厢变频器、门机变频器以及风扇、照明和空调,电梯控制柜以及门机轿顶等的电路通路,只有当有人呼梯时才开始启动,响应时间较长,不适合家用场景。
发明内容
为解决前述技术问题,兼顾电梯快速响应的乘客体验及降低能耗,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节能控制系统,包括通信单元、摄像头模块和控制单元;
所述通信单元与家庭物联网系统连接,用于获取家庭物联网系统中的第一信息;所述摄像头模块设置在电梯厅门处,用于获取第二信息并向控制单元发送;所述第一信息为家庭成员是否在家的信息;所述第二信息为摄像头模块识别范围内是否有人;
所述控制单元根据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向电梯发送待机状态指令;所述待机状态指令为多个,包括深度待机状态、二级待机状态或热备状态中的任意一个。
优选地,所述家庭成员是否在家的信息包括进出门信息和/或家庭成员位置信息。
优选地,当所述第一信息为家庭成员不在家时,所述控制单元发送的待机状态指令为深度待机状态,电梯进入深度待机状态;当所述第一信息为家庭成员在家,第二信息为识别范围内无人时,所述控制单元发送的待机状态指令为二级待机状态,电梯进入二级待机状态。
优选地,当所述第一信息为家庭成员在家,第二信息为识别范围内有人时,所述控制单元发送的待机状态指令为热备状态,电梯进入热备状态。
优选地,所述控制单元根据第一信息、第二信息和第三信息,向电梯发送待机状态指令;所述第三信息为家庭成员乘梯趋势信息;当第一信息为家庭成员在家,第二信息为识别范围内有人,第三信息为家庭成员需乘梯时,控制单元发送的待机状态指令为热备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774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